實驗方法原理
連鎖遺傳規律闡明了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連鎖遺傳基因分離和組合的關系。由于連鎖遺傳基因在分離和組合過程中的相互影響,致使雜合體所產生的各類配子比例不等,其自交和測交子代表現型的分離比例也因重組率的不同而異,但總是重組型少,親型多。由于基因在雜色體上的位置和距離不同,基因之間的連鎖強度也不相同。 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對距離可以用重組率表示。決定玉米胚乳性狀的某些基因有連鎖遺傳現象,可以采用兩點或三點測驗法獲得分離果穗,然后通過對籽粒性狀的觀測分析求得重組率,從而獲得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排列順序和遺傳距離。 已知控制果蠅某些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雄果蠅的Y染色體上不帶有同X染色體上相對應的基因。因此,在雄果蠅中表現為完全連鎖遺傳。通過野生型和突變型果蠅雜交,再使其雜種同隱性純合親本測交,根據對測交子代的分析也可以確定基因的位置和距離。 | |
實驗材料 | |
儀器、耗材 | |
實驗步驟 | 一、實驗材料和實驗用品 1.材料:玉米紫色,飽滿籽粒自交系與褐色,凹陷籽粒自交系的雜種一代(F1)果穗以及雜種一代(F1)同褐色,凹陷親本的測交果穗;野生型和具有白眼(w),小形翅(m),卷剛毛(sn)的突變型果蠅。 2.用品:雙筒解剖鏡,放大鏡,解剖針,計算器,粗頭毛筆,白瓷板,培養瓶,麻醉瓶等。 3.藥品:乙醚。 二、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 1.玉米胚乳性狀連鎖基因重組率的測定:當兩對基因為連鎖遺傳時,F2和測交子代的分離比例明顯不同于獨立遺傳,表現為親型個體數明顯多于理論值,而重組型個體數明顯少于理論值。可見重組型的產生并不是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的結果,而是同源染色體上連鎖基因間發生交換重組而產生的。在玉米中,決定糊粉層色澤紫色與褐色,籽粒形狀飽滿與凹陷的基因都位于第九染色體上,表現為連鎖遺傳。使紫色,飽滿(BzSh/BzSh)的個體與褐色,凹陷(bzsh/bzsh)個體雜交,F1為紫色,飽滿(BzSh/bzsh)。使其與隱性親本測交,根據測交后代的表現型種類和比例就可以確定這兩對基因間的距離。 (1)觀察雜合體(BzSh/bzsh)同隱性親本的測交果穗,區別不同的表現型,計數各類籽粒的數目。 (2)計算bz-sh之間的重組率。 (3)將連鎖遺傳的分析結果填入表1。 ![]() 2.果蠅連鎖基因的三點測驗 (1)使白眼、卷剛毛、小形翅突變型處女蠅與野生型雄蠅交配,每瓶5對。待化蛹后除去親本成蠅,羽化后鑒定雜種蠅。F1的雌蠅應該為紅眼、直剛毛、長翅,而雄蠅表現為白眼、卷剛毛、小形翅。 (2)將F1雌蠅同突變型雄蠅交配,7~8天后移出親本蠅,以測交子代成蟲出現開始,每兩天觀察一次,將結果填入表2。 (3)分析計算 ①根據實驗結果確定三對基因的遺傳關系。即三對基因是獨立遺傳還是連鎖遺傳,或一對獨立兩對連鎖。 ②確定各類交換類型和親型。 ③確定三對基因的排列順序,分析雙交換類型,如果有兩對性狀出現了還原為親本的組合類型,則決定第三對性狀的基因必在中間。 ④計算重組率: ![]() ![]() ⑤繪制連鎖圖:以1%作為一個距離單位,按照基因的排列順序,繪出連鎖圖。 |
來自世界上最大和最古老的植物之一——美國猶他州名為潘多的無性系顫楊林的DNA樣本,幫助研究人員確定了潘多的年齡,并揭示了其進化史的線索。通過對數百個樣本進行測序,研究人員證實,潘多的年齡在1.6萬到8......
賽默飛近日推出了AppliedBiosystemsQuantStudioAbsoluteQ數字PCR系統,這是第一個完全集成的數字PCR系統(dPCR)系統,旨在在90分鐘內提供高度準確和一致的結果。......
5月14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在家犬起源進化合作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在線發表。該研究成果從全基因組層面上闡述了狗的起源進化,并首次將其進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