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2-05-11 10:33 原文鏈接: 連接酶的常見種類和作用機制

    常見種類和作用機制

    1、T4DNA連接酶

    T4DNA連接酶是目前應用比較多的病毒基因組編碼的DNA連接酶,在基因重組中廣泛使用。噬菌體類型較多,目前研究發現T4噬菌體能夠合成T4DNA連接酶,并且已經能夠從被T4嗜菌體感染的大腸桿菌中提取該酶,此外科學家也已經定位該酶的合成基因,即噬菌體T4的30基因。T4DNA連接酶具有連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的作用,研究人員總結DNA片段的連接過程,認為整個DNA連接反應可以通過三個連續步驟來完成:

    (1)ATP通過斷裂最后一個高能磷酸鍵釋放能量,同時產生的AMP和T4DNA連接酶利用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形成E-AMP復合物;

    (2)所形成的E-AMP復合物可以識別DNA雙鏈之前被切開的切口,識別之后AMP會脫離E-AMP復合物并與DNA的5’-P基團結合;

    (3)需要連接的另外一段DNA分子片段的3’-OH會攻擊第二步形成5’-P-AMP,3’-OH和磷酸基團殘基發生反應形成磷酸二酯鍵,同時釋放出一個AMP。

    2、 真核生物DNA連接酶

    真核生物存在3種ATP依賴型DNA連接酶——DNA連接酶Ⅰ、DNA連接酶Ⅲ和DNA連接酶Ⅳ。研究顯示,DNA連接酶Ⅰ和DNA連接酶Ⅳ廣泛分布于真核生物中,如植物界和動物界,DNA連接酶Ⅲ則主要分布于脊椎動物中。

    目前科學家認為,在真核生物DNA復制過程中,起到連接作用的可能主要是DNA連接酶Ⅰ,DNA連接酶Ⅰ活性的調節與其氨基端有關,在其氨基端靠近活性中心有一個特定的部位,該部位可以通過磷酸化作用來調節DNA連接酶Ⅰ的活性。DNA連接酶Ⅰ的作用就是將DNA復制時復制叉處形成的不連續的后隨鏈(岡崎片段)連接起來。在此過程中DNA連接酶Ⅰ并不是單獨起作用,而是需要和多種蛋白因子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在真核生物DNA復制時,后隨鏈是由DNA聚合酶α催化合成的,DNA聚合酶α先催化合成一段引物,然后依賴DNA聚合酶δ與增殖細胞核抗原(持續復制因子),從引物開始合成DNA,然后引物通過降解出去。此外,在損傷的DNA的堿基修復中,DNA連接酶Ⅰ也同樣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細胞內的特異性的核酸內切酶和外切酶特異性識別損傷部位,在DNA單鏈損傷部位的附近進行剪切,切除一段DNA,然后DNA聚合酶以另一條完整的DNA鏈作為模版進行修復合成重新合成這段DNA,最后由DNA連接酶Ⅰ將缺口連接。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