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NEJM全球卒中報告顯示:中國(25歲后)卒中發生的終生風險為39.3%,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58%。根據國家統計局年度數據,2017年中國腦血管病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比重,在城市和農村分別統計為20.56%和23.18%,與惡性腫瘤、心臟病位列死因占比前三。腦卒中除了高致死率外,還具有高致殘率和高復發率的特點,是中國成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嚴重威脅國民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
腦卒中
腦卒中(cerebral
stroke)也被稱為“中風”,是一種急性腦部血管疾病,因腦部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或腦部血管破裂導致腦出血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類疾病,分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較高,占腦卒中總數的60%~70%。而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較高。腦卒中使局部腦組織受到損傷,導致其功能不能有效發揮。但人腦有高度的重組能力和可塑性,即大腦通過讓其他部位代替受損傷的腦組織行使其原有功能。而這種可塑能力與康復訓練有密切關系,康復訓練越早、越充分,受損大腦功能恢復的越明顯,因此卒中患者在進行運動訓練時,常常出現不同于健康人腦部皮層激活及興奮性的改變。
圖 腦卒中的兩種發病原因
近紅外腦功能成像
近紅外腦功能成像(fNIRS)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光學成像技術,可以在大腦活動期間獲得大腦組織內脫氧血紅蛋白和/或氧合血紅蛋白的變化情況,反映肢體活動期間腦部有氧代謝的變化,是一種非侵入性腦成像技術。由于卒中病人通常伴有肢體活動障礙,而fNIRS技術不像其他技術那樣對受試者的姿勢施加太多限制,因此它可能是研究中風康復和恢復中最方便的技術。
卒中患者平衡及行走時腦部皮質的激活特征
Ichiro等人(2002)利用機械控制輔助(CON)和醫師輔助治療(FT)在卒中患者在跑步機上行走的任務來獲得相關皮質激活,發現嚴重卒中患者的偏癱步態期間,內側SMC,SMA,PMC和前SMA被激活,且FT誘導的激活通常比CON更強,并提出運動相關區域的側向指數(LI),發現前運動皮質(PMC)中的LI顯著高于輔助運動區,感覺運動皮質和前SMA。
圖 兩種情況下的腦部激活及側向指數(LI)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