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0-08-24 13:32 原文鏈接: 超級病菌目前在各國的傳播形勢

      英國和印度研究人員8月15日發表報告稱,在印度等南亞國家出現的“超級細菌”NDM-1,已經蔓延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家。目前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其中在英國至少造成5人死亡。

      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去年就曾發現這種耐藥性細菌的相關病例。

      國內專家認為,“超級細菌”不會像甲流般兇猛,無需過度恐慌。

      許多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接受手術的患者感染了一種新型超級細菌。這種幾乎對所有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已經從南亞進入英國,可能正在向全世界蔓延。

      這種被稱為NDM-1的超級細菌最初是在去年被英國卡迪夫大學的蒂莫西。沃爾什確認。他在一名瑞典病人身上發現了兩種細菌,從中找到了NDM-1。這名患者曾在印度住院治療。

      NDM-1屬于“腸桿菌”的一種。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艱難梭菌,都是這個家族的成員。研究人員稱,這種超級細菌的特性是能夠附存于其他細菌生存,使其他細菌也產生其特別強的抗藥能力。更令醫學專家們擔憂的是,NDM-1的抗藥能力還會人傳人,使抗生素對人無效,繼而影響其他疾病的治療。

      NDM-1甚至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也具有耐藥性,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通常被認為是緊急治療抗藥性病徵的最后方法。最關鍵的是,NDM-1是以DNA的結構出現,被稱為質體。研究人員稱,它可以在細菌中自由復制和移動,從而使這種細菌擁有傳播和變異的驚人潛能。

      細菌已流入英國

      在對疑似患者進行檢查以后,研究人員在印度欽奈市確認了44名患者,在印度哈里亞納邦確認了26名患者。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在孟加拉國、巴基斯坦、英國發現了這種超級細菌的蹤跡。

      英國醫院在兩年內先后發現有37宗NDM-1超級細菌感染癥,其中17名感染病人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國家接受過手術。專家確認他們在這些國家手術過程感染了NDM-1,并帶入了英國醫院。專家說,這17名NDM-1感染患者有的在外國接受整形,有的出國治療癌癥,又或者器官移植。

      同樣的NDM-1感染病例已經在美國、加拿大、澳洲和荷蘭等國家發現,有專家估計這種超級細菌可能發展成為全球健康問題。研究人員說:“空中旅行和移居使這種超級細菌在不同國家之間迅速傳播。其中大多數已經存在這種細菌的國家尚未被發現。”

      尚未研制出新藥

      專門研究NDM-1超級細菌的蒂莫西預料,這種超級細菌將來會更為嚴重地危害人的健康,但目前沒有新藥能夠殺死這種細菌,估計研制至少需要10年時間,全球要準備面對無藥物對抗NDM-1的威脅。

      專家唿吁一旦發現NDM-1超級細菌感染病例,必須嚴格隔離和監視病者,防止細菌擴散。同時,醫院醫療器材嚴格消毒,醫生護士遵守常規醫療消毒規定等等措施,都可達到防止NDM-1超級細菌蔓延的目的。

      英國研究抗生素抗藥問題的機構負責人戴維說,英國醫院現在要應付這種超級細菌是必然的了,“現在開始注意控制會較好,等成千上萬宗感染出現時就麻煩了。”

      近年在英國醫院超級細菌感染情況相當嚴重。據統計,過去4年全國有3萬以上病人在醫院因為感染各種超級細菌而死亡。

      蔓延

      比利時 一感染者死亡

      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家醫院的醫生13日告訴當地媒體,一名曾在巴基斯坦出車禍并在那里接受短暫治療的比利時男子于今年6月死亡。這名醫生沒有交代死者身份,只說他在巴基斯坦入院治療時感染含超級抗藥基因NDM—1的細菌。“他遭遇車禍,腿部受傷,因接受大手術入院治療,隨后回到比利時,但回國時已感染這種超級細菌。”醫生說。

      醫生曾用強力抗生素黏菌素治療這名患者,但仍無法挽救他的生命。按法新社說法,這名比利時男子是“NDM—1超級細菌”致死第一人。另有一名比利時男子因在黑山遭遇車禍感染這種超級細菌,隨后在比利時接受治療,上月康復。

      英國 去年已發現病例

      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最新一期刊登研究報告稱,2009年英國就已經出現了NDM—1感染病例的增加。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健康保護署專家大衛·利弗莫爾表示,大部分的NDM—1感染都與曾前往印度等南亞國家旅行或接受當地治療的人有關。

      而研究者在英國研究的37個病人中,至少有17人曾在過去1年中前往過印度或巴基斯坦,他們中至少有14人曾在這兩個國家接受過治療,包括腎臟移植手術、骨髓移植手術、整容手術等。不過,英國也有10例感染出現在完全沒有接受過任何海外治療的病人身上。

      澳大利亞 三人確診

      研究人員警告,隨著越來越多美國人和歐洲人赴印度、巴基斯坦接受整形手術,超級細菌可能在全球蔓延。法新社援引堪培拉醫院傳染病部門主任科利尼翁的話報道,曾赴印度接受手術的3名澳大利亞人確診感染超級細菌,“我們在他們的尿液中發現這種具多重抗藥性、難以對付的細菌。如果細菌傳染給其他人,確實是個問題。”

      法國 “超級細菌”威力減弱

      法國國家醫學與健康研究所13日報告說,該國一家醫院日前在一名受傷者的皮膚樣本中發現具有超強抗藥基因的細菌菌株,但這些菌株的抗藥性不太強,這名受傷者也未受到感染。

      研究所專家諾曼德當天對媒體說,醫生在治療一名受傷者時提取了他的皮膚樣本,后來發現樣本中有一些細菌菌株含有超級抗藥的NDM-1基因,患者隨后被隔離治療。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這名受傷者并未感染“超級細菌”,其健康狀況很穩定。

      NDM-1基因之所以引起醫學界的擔憂,是因為攜有該基因的一些細菌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但法國發現的攜有這一基因的細菌對幾種藥物不具備有效“抵抗力”,法國醫學專家因此呼吁民眾不要驚慌。

    相關文章

    世衛組織對抗生素耐藥性增加表示高度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9日發布報告說,感染人類的細菌表現出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越來越強,世衛組織對此高度關注。這份《全球抗生素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報告》首次提供了在各國檢測覆蓋范圍內的抗生素耐藥性分析和2017年以......

    針對多重耐藥細菌的新型抗生素開發成功

    日本北海道大學市川聰教授領導的團隊最近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論文,詳細介紹了一種高效抗菌化合物的開發,該化合物可有效對抗最常見的多重耐藥細菌。抗生素是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的重要藥物,但由于持續過度使......

    Nature:抗生素聯合使用并不都有利于清除金黃色葡萄球菌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技術來測量抗生素組合使用的長期影響。這些抗生素組合引起了科學界和醫學界的極大興趣,因為使用單一的抗生素往往導致細菌對這類藥物的抗藥性迅速產生......

    研究發現選擇性激動SaClpP的新型抗生素

    ClpP是原核和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ATP依賴的絲氨酸水解酶,負責調控蛋白質穩態。生理狀態下,ClpP通過與伴侶蛋白例如ClpX形成ClpXP復合體發揮水解酪蛋白的功能。小分子激動金黃色葡萄球菌Clp......

    生物工程方法阻斷部分基因功能對抗艱難梭菌感染

    艱難梭菌感染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它已于2013年被美國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列入最高緊急威脅級別的耐藥菌首位。“我們的研究主要有兩個創新點,一是從尋找艱難梭菌感染的宿主因子出發,二是使用自創的高效......

    如何借助一臺渦旋揪出隱藏在化妝品中的抗生素真兇

    疫情以來,對大家最明顯的改變就是佩戴口罩。長期戴口罩不僅導致呼吸不順暢,還會催生出各種皮膚問題。據了解,超過六成的消費者產生了佩戴口罩引發的皮膚敏感、屏障受損等問題。維持肌膚健康、修復損傷成為護膚消費......

    致死率60%,素未謀面兩人同時感染“超級真菌”

    阿根廷衛生部發布通告稱,該國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近日發現兩例感染 (俗稱耳念珠菌,學名耳道假絲酵母菌)的確診病例。這是阿根廷首次發現此類傳染病。通告說,兩位感染者均為男性,年齡分別為72歲和......

    新化合物可摧毀超級細菌?

    英國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實驗中發現了一種既能抑制MRSA超級細菌又能使其對抗生素更加脆弱的化合物。抗生素耐藥性對全世界的人類健康構成了重大威脅,而金黃色葡萄球菌已成為最臭名昭著的耐多藥病原體之一......

    一種免疫蛋白有望應對抗生素耐藥性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科研人員參與的一項研究發現,免疫系統中一種特定的蛋白質可殺滅包括耐藥菌在內的細菌,這可能有助于未來研發新型藥物,治療包括腦膜炎、肺炎和敗血癥在內的一些傳染病。研究表......

    警惕!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土里傳遞

    如今,抗生素耐藥性的擴散已經嚴重威脅全球人類健康。科研人員正在不同領域從不同角度研究這一問題。日前,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城環所)朱永官院士團隊在《環境科學與技術》發表文章稱,根據其對土壤食物......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