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5-12-14 13:44 原文鏈接: 譚鐵牛:大科學時代“單打獨斗”科研模式將落伍

      大數據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并不局限于購物網站對用戶行為的數據分析,在看似高大上的科學研究領域,也滲透著數據的力量。在近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科研信息化發展研討會上,中科院副院長譚鐵牛表示,大數據已然成為科研范式變革乃至科技創新的“新亮點”,當天,他提到的“數據密集型科學”,正是基于大數據的一種最新也是最為熱門的科學研究范式。

      譚鐵牛以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所做的工作為例:化學反應極為迅速,電子在原子核間迅速遷移,要借助經典實驗方法去描繪化學過程中的一個小步驟,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于是,這一年的諾獎得主借助計算機的幫助,對大型的化學系統進行模擬計算,才揭示化學的神秘世界。而這正是科研信息化對促進科學研究的一個最佳佐證。

      當天的研討會還對外發布了《中國科研信息化藍皮書2015》,該報告以專家學者撰文的形式,分析和探討了科研信息化的發展態勢。譚鐵牛就撰文寫道,在如今的大數據、大科學時代,“單打獨斗”的科研模式終將落伍,協同創新成為主流模式。他也因此建議,國家科研信息化必須肩負起支撐國家重大工程的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重任,要保障多領域科研人員能夠在信息化的科研平臺上協同創新。

      事實上,近年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不約而同地推出了旨在推進科研信息化的發展計劃,如美國提出“國家戰略性計算計劃”,歐盟提出“歐洲網絡物理系統研究路線圖與發展戰略”,英國工程與物質科學研究理事會提出“數字通信技術設施戰略”等。

      今年8月,我國國務院也印發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譚鐵牛說,希望我國未來能夠通過信息化手段打通各類科技創新資源與科研院所、新型研究組織之間的壁壘,充分釋放科技資源與科研能力,使科研信息化紅利能夠惠及大眾,通過個體創新能力的提升最終實現全社會創新能力的實質性進步。

    相關文章

    譚鐵牛:發揮教育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進行集中闡述,并作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重要論斷,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科技和人才事業發......

    人員調動!譚鐵牛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

    日前,中央批準:譚鐵牛同志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因年齡原因,胡金波同志不再擔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職務。9月23日上午,南京大學召開教師干部視頻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央編辦主任李小新同志到會宣布中央決定......

    首位中國人!中科院院士獲該領域國際最高獎

    第26屆國際模式識別大會8月2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開幕。在開幕式上,國際模式識別協會主席宣布,該會決定將今年的國際模式識別領域最高獎——傅京孫獎頒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譚鐵......

    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榮獲國際模式識別最高獎

    中新網北京8月24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中科院)24日發布消息說,第26屆國際模式識別大會當地時間8月2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開幕,國際模式識別協會主席在開幕式上宣布,該會決定將今年的國際模式識......

    譚鐵牛院士榮獲國際模式識別最高獎

     譚鐵牛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供圖8月22日,在第26屆國際模式識別大會開幕式上,國際模式識別協會主席宣布,該會決定將今年的國際模式識別領域最高獎——傅京孫獎頒授于中國科......

    中科院院士譚鐵牛:人工智能發展需要理性務實

    人工智能經歷62年發展,風雨兼程,已經取得重大進展,專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得到廣泛應用。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譚鐵牛在參加人工智能創新論壇時指出,人工智能將對生產力和產業結構......

    人工智能倫理研究項目啟動譚鐵牛為項目負責人

      人工智能屬于什么物種,是否產生自主意識,是否自我進化?人工智能也在改變世界,其可能引發的倫理問題正在引發無限遐想,其實,關鍵是人類如何塑造人工智能。9月8日,人工智能倫理研究項......

    院士給院士“科普”中科院舉辦第六屆學部學術年會

    5月2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舉行學部第六屆學術年會首場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中科院外籍院士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保羅·納斯和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武向平、譚鐵牛分別作了學術報告。諾貝爾獎獲......

    譚鐵牛院士談《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發布

    7月22日,由人工智能學會、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主辦,CSDN、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承辦的第三屆中國人工智能大會(CCAI2017)在杭州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譚鐵......

    譚鐵牛院士:向生物學習開啟模式識別新突破

    人們在觀察事物或現象的時候,常常要把各個相似的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事物或現象組成一類。例如一個數字有不同的寫法,對一個人來說,某一種寫法雖然沒有見過,但大腦卻能自動將這個字識別出來。這種模式識別行為雖然人......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