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識別技術是目前精確度最高的生物識別技術,也是模式識別與計算機視覺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十多年來潛心研究的領域。
18年前,譚鐵牛放棄了英國知名學府的終身教職舉家回國,敏銳地瞄準了虹膜識別這一研究領域。“當時虹膜識別技術在國際上剛興起,國內還是空白。”譚鐵牛說,“我認定這個領域國家一定有需求,它不僅關系著個人身份安全,也是維護公共安全、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回國前,譚鐵牛已經在英國學習工作了近13年,夫妻二人都捧著英國雷丁大學的“鐵飯碗”。他的事業節節上升,在學校備受器重,在學術界也已小有名氣。盡管如此,譚鐵牛也一直關注著國內的科技發展,希望找到一個為國效力的機會。
后來,中科院“百人計劃”向全球招聘一名模式識別領域的學科帶頭人,譚鐵牛立刻遞交了申請書。經過激烈競爭,他成功入選。
譚鐵牛和妻子雙雙遞交了辭職書,賣了房子車子和所有家當,全職回國。周圍的朋友覺得不可理解,畢竟當時國內的工作與生活條件同英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紛紛勸他為自己留條后路,但他卻說,要“革命”就要“徹底革命”!
回國后,34歲的譚鐵牛選擇了從零開始發展中國自己的虹膜識別技術。他始終堅持一個信條:要做既“頂天”又“立地”的科研。所謂“頂天”就是瞄準國際學科前沿;“立地”就是了解國家需求,并把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當時,我們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關鍵技術和設備由于封鎖無法從西方國家獲得,采集虹膜圖像的設備都是我帶著學生從零開始自主研制的。”盡管如此,譚鐵牛仍覺得心里踏實、很有干勁,“因為是在為自己的國家奮斗,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干事。”
回國伊始,科研條件與國外沒法比,“最開始我和研究所所長及另一位老師擠在一間辦公室,辦公桌也是兩個桌子拼成的,高低不平。日夜連軸轉是常態,深夜下班時單位的大門已經緊鎖,我只好翻大鐵門出去。當時北京正在建設四環路,我不會騎車,經常在半夜徒步穿過四環路工地回宿舍。”回憶起這些,譚鐵牛面帶微笑。
十多年來,譚鐵牛帶領團隊瞄準國際學科前沿、緊扣國家發展的戰略需要,不斷攻克技術難關,提出了自己的基礎理論,掌握了數據源頭,參與制定國際標準,虹膜識別技術十幾年內實現多次技術跨越。
他總說,創新首先要有自信,要大膽提出新想法,開辟新方向,嘗試新手段,同時還要有別人沒有的“絕招”。
“比如虹膜識別首先要給眼睛拍照,眼睛上的反光點,別人認為是無用的數據,我們卻用它來判斷人和攝像頭的距離以便快速拍攝到清晰的圖像。別人沒想到的,我們想到了,就比別人領先了一點。”
眼睛半睜,可以識別;戴上美瞳片,可以識別;甚至隔著3米遠看一眼,也能識別……在這個領域最頂尖的刊物上,關于虹膜識別的文章,四分之一多出自譚鐵牛的團隊。他們還建立了目前國際上規模最大的共享虹膜圖像庫,被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0多個科研人員和團隊請求共享使用。
而在譚鐵牛看來,比發表論文更有成就感的是自己創造的成果能夠不斷服務國家、造福百姓。
如今,譚鐵牛團隊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虹膜識別技術已經在煤礦工人考勤、銀行金庫門禁、邊境安檢通關、考生身份驗證等領域實現應用,占據了國內虹膜識別市場70%以上的份額,還通過技術授權在國際上首次大規模應用于銀行ATM機。
此外,他們還研發了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等系列產品,在北京奧運會安保等中得到應用;研發的步態識別技術也正在實現產業化。
這幾年,譚鐵牛承擔了越來越多的行政工作,但他從未遠離科研一線。白天,作為中科院副院長的他要處理各種紛繁的工作;下班后、周末、假期,就是他做科研的時間。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進行集中闡述,并作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重要論斷,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科技和人才事業發......
日前,中央批準:譚鐵牛同志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因年齡原因,胡金波同志不再擔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職務。9月23日上午,南京大學召開教師干部視頻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央編辦主任李小新同志到會宣布中央決定......
第26屆國際模式識別大會8月2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開幕。在開幕式上,國際模式識別協會主席宣布,該會決定將今年的國際模式識別領域最高獎——傅京孫獎頒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譚鐵......
中新網北京8月24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中科院)24日發布消息說,第26屆國際模式識別大會當地時間8月2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開幕,國際模式識別協會主席在開幕式上宣布,該會決定將今年的國際模式識......
譚鐵牛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供圖8月22日,在第26屆國際模式識別大會開幕式上,國際模式識別協會主席宣布,該會決定將今年的國際模式識別領域最高獎——傅京孫獎頒授于中國科......
人工智能經歷62年發展,風雨兼程,已經取得重大進展,專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得到廣泛應用。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譚鐵牛在參加人工智能創新論壇時指出,人工智能將對生產力和產業結構......
人工智能屬于什么物種,是否產生自主意識,是否自我進化?人工智能也在改變世界,其可能引發的倫理問題正在引發無限遐想,其實,關鍵是人類如何塑造人工智能。9月8日,人工智能倫理研究項......
5月2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舉行學部第六屆學術年會首場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中科院外籍院士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保羅·納斯和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武向平、譚鐵牛分別作了學術報告。諾貝爾獎獲......
7月22日,由人工智能學會、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主辦,CSDN、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承辦的第三屆中國人工智能大會(CCAI2017)在杭州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譚鐵......
人們在觀察事物或現象的時候,常常要把各個相似的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事物或現象組成一類。例如一個數字有不同的寫法,對一個人來說,某一種寫法雖然沒有見過,但大腦卻能自動將這個字識別出來。這種模式識別行為雖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