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1-03-29 16:44 原文鏈接: 血鎂測定的方法有哪些?血鎂測定有什么臨床意義?

    鎂主要存在于細胞內,是細胞內含量僅次于鉀的陽離子。

    鎂和鈣有許多相似的生理功能,鈣、鎂之一發生紊亂時,另一個也常有紊亂,例如,低鎂血癥常同時有低鈣血癥。

    鈣離子在鎂離子激活酶的過程中具有拮抗作用。

    測定方法:

    比色法、熒光法、離子層析法、離子選擇電極法、酶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同位素稀釋質譜法等。

    決定性方法:同位素稀釋質譜法。

    參考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常規方法:甲基麝香草酚藍(MTB)比色法、鈣鎂試劑(calmagite)法。

    ①calmagite(CLG)比色法:

    CLG為一染料,和微量樣本(50μl)混合生成CLG-鎂復合物。該復合物呈色穩定可達半小時之久,吸收峰為520nm。本法顯色好、穩定,操作簡便、快速,適合手工和上機操作。

    ②甲基麝香草酚比色法:

    鎂可與甲基麝香草酚染料結合成藍紫色復合物,根據顏色深淺比色定量。

    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用酸性氯化鑭作稀釋劑將血清稀釋50倍,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檢測285.2nm波長處的吸光度,并與相同方法測定的標準曲線比較,求出待測血鎂濃度。

    參考值:

    甲基麝香草酚藍比色法:成人0.67~1.04mmol/L。

    溶血對血清鎂測定影響較大。

    臨床意義:

    (1)血清鎂升高:

    ①腎功能不全,特別是在少尿、無尿時期,由于腎清除功能降低,血漿及紅細胞內酶含量均增高,可出現高鎂血癥。

    ②其他:甲低、Addison病、多發性骨髓瘤、嚴重脫水及用鎂劑治療過量時等情況。

    血鎂增高可出現鎂中毒癥狀,如深部腱反射消失、肌肉癱軟、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等,血鎂過高時可發生心臟驟停。

    (2)血清鎂減低:

    低血鎂常伴有電解質紊亂。

    ①鎂攝入不足,如禁食、嘔吐、慢性腹瀉、消化吸收不良。

    ②尿排鎂過多,如腎功能不全多尿期,服用利尿劑等情況。

    ③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原發性醛固酮癥、糖尿病酸中毒也可出現血鎂降低。

    ④使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促進鎂的丟失。

    ⑤高血鈣時增加尿鎂排出,術后輸液期血清鎂可暫時下降。

    低血鎂患者常同時伴有水和電解質紊亂。如低血鎂時可有低鈣、低鈉、低磷等同時存在,低血鎂和低血鈣癥狀相似,不易區分,所以有懷疑時應進行血鎂測定。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