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要求
通過實驗掌握石松亞門、楔葉亞門代表種類的形態結構和生活史;掌握石松亞門、楔葉亞門的主要特征以及與其它 亞門的區別。
二、實驗材料
石松孢子體;中華卷柏孢子體、孢子葉穗;問荊孢子體、莖橫切,孢子葉穗等。
三、實驗內容和方法
1.石松屬(Lycopodium):觀察孢子體外形,石松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匍匐或直立,通常為叉狀分枝,具不定根。葉為小型葉,螺旋著生在枝上。孢子葉穗著生于分枝頂端。
2.卷柏屬(Selaginella),觀察中華卷柏(S.Sinensis)
(1)孢子體外形:取標本用放大鏡觀察。植物體為多年生草本,匍匐生長。小型葉,在莖上呈四行排列,兩行側葉較大,兩行中葉較小。莖的腹面生有光滑的根托,其頂端著生不定根。孢子葉穗這生于分枝頂端。
(2) 大孢子和小孢子:在孢子葉穗最下一片孢子葉的腋部,生有一大孢子囊,其內有四個大孢子,可用解剖針將其撥下,用放大鏡觀察四個大孢子如何排列。另取其它孢子葉腋部的小孢子囊(成熟時紫紅色),置于載片中央的一滴水中,加蓋玻片將其壓碎,許多微小的小孢子從孢子囊內釋放出來,試比較大、小孢子的體積。卷柏屬都是異型孢子,分析其在植物進化中的意義。
(3) 孢子葉穗:
問荊孢子葉穗毛筆頭狀,中央為穗軸,其上有輪生的孢囊柄,每一孢囊柄由六角形的盤狀體和其下部中央一細長的柄部所組成。在盤狀體的下部側緣內著生5—10枚筒形的孢子囊,每個孢子囊的一條縱裂縫都向心開裂。
(4) 孢子和彈絲:
如為新鮮材料,可用解剖針將孢子囊捅破,先不加水和蓋片,迅速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許多綠色的圓球形孢子在跳動。這是由于每個孢子外面都有外壁形成的帶狀彈絲的屈伸而引起的。然后再加一滴水于孢子上又可看見一些彈絲因吸水而卷曲。如果標本浸泡時間長,做好孢子裝片后,可在酒精燈上微微加熱,同樣可以看出明顯的彈動。最后仔細觀察每個孢子上有幾條彈絲及其連接點。
3.問荊觀察下列內容:
(1)孢子體外形:取標本用放大鏡觀察。
(2) 氣生莖構造:
取問荊莖橫切,在顯微鏡下觀察下列結構及特點:①表皮;②機械組織;③薄壁組織;④槽腔(皮層氣道);⑤脊腔(維管束氣道);⑥髓腔;⑦維管束。
4.示范觀察:
觀察松葉蕨亞門(Psicophytina)、石松亞門、楔葉亞門數種孢子體,了解它們形態特征的多樣性。
四、繪圖
1.中華卷柏大孢子囊和小孢子囊輪廓圖。
2.問荊一個孢囊柄及其上著生的孢子囊側面觀輪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