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苔蘚物種多樣性評估的一般具體步驟:
確定研究區域和目標
明確要評估的地理范圍,例如某個森林、保護區、山脈等。
確定評估的主要目標,例如了解苔蘚物種組成、比較不同生境的多樣性等。
研究方案設計
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如樣方法、線路調查法等。
確定樣方的大小、數量和布局,或者規劃調查線路的長度和走向。
野外調查與采樣
按照設計的方案進行實地調查。
在樣方內或沿調查線路仔細觀察和記錄苔蘚的分布、物種。
采集苔蘚標本(如有需要),并記錄采集地點、生境等信息。
標本處理與鑒定
對采集的標本進行處理,如清潔、干燥等。
使用顯微鏡、參考專業書籍和圖鑒等,對苔蘚標本進行物種鑒定。
數據記錄與整理
將野外觀察到的苔蘚物種信息、樣方或線路的位置、環境特征等數據詳細記錄下來。
整理數據,建立數據庫,包括物種名稱、數量、分布等。
計算多樣性指標
根據記錄的數據,計算各種多樣性指標,如物種豐富度、香農 - 威納指數、辛普森指數、均勻度指數等。
數據分析與解釋
分析多樣性指標與環境因子(如光照、濕度、土壤性質等)的關系。
比較不同區域、不同生境的苔蘚物種多樣性。
撰寫評估報告
總結研究結果,包括苔蘚物種組成、多樣性水平、分布特點等。
討論影響苔蘚物種多樣性的因素。
提出保護和管理建議。
質量控制與驗證
對鑒定結果進行同行驗證或請教專家。
檢查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操作中,具體步驟可能會根據研究條件、研究目的和研究區域的特點有所調整和補充。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獲悉,該所張道遠研究員和張元明研究員團隊通過研究發現一種生長在沙漠里的苔蘚——齒肋赤蘚能耐受自身98%以上的細胞脫水、零下196攝氏度的超低溫速凍,以及5000Gy......
生物的養分元素含量與化學計量關系是認識與研究生態系統過程與功能的重要部分。然而,只有少數研究關注苔蘚植物的養分含量與化學計量關系,制約了科學家對苔蘚豐富的生態系統的認識、模擬與預測。生物的養分元素含量......
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員與合作者在《實驗植物學雜志》上發表了基于基因組和轉錄組數據針對苔蘚植物的多樣性、系統發育和適應性研究的綜述,該綜述對目前已經發布的14個苔蘚植物的基因組和151個苔蘚......
苔蘚植物是維管植物的姐妹類群,包括苔類、蘚類和角苔類,全世界約有2.3萬種,是陸地植物中物種多樣性僅次于被子植物(約有30萬種)的第二大類群。苔類植物可能起源于晚奧陶世,目前最早的苔類大化石發現于美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3/474841.shtm苔蘚植物是維管植物的姐妹類群,包括苔類、蘚類和角苔類,全世界約有2.3萬種,是陸地植......
圖1苔蘚蟲生態復原圖圖2滇東澄江動物群與陜南燈影組西蒿坪生物地層對比.澄江動物群產出層位為Eoredlichia-Wutingaspis三葉蟲化石帶.陜南苔蘚蟲門房原始蜂巢蟲(Protomelissi......
近日,國際著名生物學學術期刊CurrentBiology(《現代生物學報》)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宏觀進化研究組組長HaraldSchneider研究員與英國布里斯托大學PhilipD......
維管植物葉片的功能性狀關系在近20年受到廣泛關注,但對苔蘚的相關研究卻極其匱乏,尚不清楚其是否具有與維管植物葉片類似的權衡關系以及二者之間有何差異。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包維楷團隊博士后王喆測定并計......
進化之路從來都不循規蹈矩。胡楊、梭梭等頑強的植物,在沙漠中進化出了強大的根系,汲取稀有的地下水。一種生活在沙漠的齒肋赤蘚,也從萬年的進化中脫穎而出——直接從干燥的空氣中吸取水分,而不是從土壤。齒肋赤蘚......
德國西南部城市斯圖加特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幾乎年年超出歐盟標準,近幾個月來頻繁拉響污染警報。為治理空氣污染,市政府決定斥資近40萬歐元,在污染嚴重地區建一堵苔蘚墻。承建苔蘚墻的斯圖加特大學3月18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