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作為養生佳品的花草茶進入銷售旺季。連日來,記者走訪市內多家商場、超市發現,花草茶大都被商家擺放在顯眼位置進行銷售,為了吸引消費者,超市內更是專門開辟出“花茶特賣”專區,供市民挑選。花草茶因搭配方式不同,功效也不相同,專家提醒,飲用花草茶應當根據個人需要,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花草茶飲用。
花草茶大量上市
隨著氣溫的逐漸攀升,既好看又有藥效的花草茶全面上市,成為各大商超和茶葉店的暢銷商品。不少商家紛紛將花草茶作為近期的主推產品,一時間花草茶儼然成了茶葉界的“新寵”。
記者走訪發現,許多大型超市都在人流最為密集的區域設置了花草茶銷售專柜,專柜內大多擺放有20多種花草茶,如金銀花、玫瑰花、洛神花、荷葉、絕明子、菊花等。“立夏以來,隨著市民對花草茶需求的大幅上升,店里新增了不少種類的花草茶。”一家茶店的老板告訴記者,“天氣一熱,很多人都會選擇喝花草茶,既解渴,又有一定的藥效,對身體有好處,所以每到這段時間,店里都會上新大量的花草茶供消費者選購。”
“玫瑰花養顏、金銀花降火氣、菊花排毒……”在歐尚超市花草茶專柜旁,售貨員正熱情地向市民介紹各種花草茶的功效。與茶葉市場散裝花茶不同的是,超市內出售的以包裝好的花茶為主,價格每袋從5元至40元不等。“這種包裝好的花草茶搭配沖泡方便,口感也適合普通市民。”售貨員坦言,進入6月以來,該超市內花草茶日銷量明顯上升。
除大型商超外,不少藥房也加入到了花草茶的銷售中,在市區的一家海王星辰,導購員正詳細地向市民介紹各類花草茶的功效。記者看到,在該藥店進門的貨架上已擺滿了各類花草茶,并打出了“全場最低6折飲花茶,你比鮮花還動人”的促銷標語。
清熱花草茶受市民青睞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市場上的花草茶品種非常豐富,包括山楂、菊花、雪蓮花、薄荷、玫瑰花、甘草、百合花、山桃花、苦丁茶等數十種。市民買花草茶原因也因人而異,其中最多的就是為了清熱下火、美容瘦身、提神醒腦等。
據業內人士介紹,當下花草茶主要風行于生活在都市的小資階層,尤其是女性白領這一群體之中。“在水里面放入玫瑰花、茉莉花,既好看又好喝。而且玫瑰花有美容養顏、去肝火的作用。”白領范紅霞說,她很愛喝花草茶,在家里和辦公室都備了不同種類的花草茶。“天氣熱了,大家就都喜歡穿短褲、短裙顯身材,這個時候減肥就顯得尤為重要,很多花茶都有消脂的功效,可以免去節食減肥的煩惱。”
“我最近腸胃不是很好,上火也很嚴重,買哪種花草茶合適?”在大潤發超市花草茶專柜前,看著琳瑯滿目的花草茶,徐女士不知所措,只好向售貨員咨詢。售貨員建議,可以仔細閱讀花草茶的產品說明后再作決定。記者看到,為方便消費者根據自身需要作出合適的選擇,很多花草茶都在產品背面的標貼上標注了花卉知識,告知該品種的性味、功效以及飲用建議。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花草茶主要有袋裝和散裝兩種包裝,價格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在關河路吉林參茸茶葉專賣店,有不少市民前來購買菊花、金銀花等清熱的花草茶。該店導購員告訴記者,“夏季天氣炎熱,容易上火,所以近期來購買清熱解毒類花草茶的人比較多。”
采訪中,多位茶葉專賣店的售貨員表示,消費者對清熱解毒、美容養顏類花草茶的購買熱情很高,尤其是清熱類的花草茶極受歡迎,有時一天的銷售量甚至超過了傳統茶葉。
選擇花草茶需謹慎
實際上,花草茶并不是茶類新產品。雖非藥物,但憑借其獨特的“藥效”,多年前就被運用于醫療領域。 “飲‘茶’也需對癥,特殊人群更是不能亂喝。”據中醫介紹,許多花飲具有藥用價值,但與其他中藥一樣,都有一定的適應人群。
比如薄荷葉、胖大海、苦丁茶、蓮子心、菊花等都屬于較寒涼的花草,當有肺熱實證、咽喉疼痛等熱性癥狀時可以泡飲,但當癥狀改善后就需少喝或停用;菊花茶陽虛體質不適合飲用;玫瑰花有行氣解郁、和血、止痛、舒緩情緒的功效,對女性非常適宜,但氣虛較重的女性還是應慎用、少喝,以防加重氣虛癥狀。此外,有些花草茶不宜常飲。如胖大海,可用于發音突然嘶啞伴有咳嗽、口渴、咽痛等癥,但如果把它作為保健飲料長期泡服,就會引起脾胃虛寒、大便溏泄、飲食減少等副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花草茶領域內,也存在亂象,導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花草茶,一般所指的是植物之根、莖、葉、花或皮等部分加工而成的草本飲品。一位不愿具名的茶藝師表示,花草茶中的“花”都很難避免因存放不當或時間過久而出現生蟲的情況,所以個別不良商家會選擇以硫磺熏制花草茶,以使花草茶長時間不生蟲并保持色澤鮮艷。
“而不采用任何化學方式處理的花草茶,要預防生蟲的風險,只有通過選擇新鮮原料、保證極為優良的存放條件來完成,而這兩點必然會帶來成本增加的問題,這也是大部分花草茶品牌不愿意這么做的主要原因。”
因此,市民在飲用花草茶前,最好找中醫咨詢,確定自己是何種體質,以便選擇相應的花草茶來日常飲用;沖泡花草茶時要用80度以上的熱開水,隔夜或變質的花草茶不應飲用,若要連續飲用同一花草茶,則要根據身體狀況而定;一種花茶最好不要和其他花茶隨意混合飲用,不科學的搭配也可能造成服用后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