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在青海省石頭坑德-五龍溝地區進行的航空天然場源電磁法(ZTEM)試驗飛行獲得圓滿成功,創造了高海拔區航空天然場源電磁法探礦的世界紀錄,填補了國內航空天然場源電磁法探礦技術的空白,為我國高海拔山區、厚覆蓋森林區等特殊地區,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物探方法技術。
航測遙感中心在成功完成全球首例5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航空時間域電磁法(VTEM)測量項目后,又在同一區域進行了ZTEM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在500米深度范圍內,VTEM和ZTEM探測結果高度一致,證明了利用ZTEM進行高原探測的可行性;同時,ZTEM能夠獲得噪聲水平極低的觀測數據,可靠探測深度達到2000米,提供了更為詳細的異常體空間狀態和深部延伸等信息。
天然源電磁法是通過直接接收來全球范圍內雷電活動造成的地下電磁信號,在對信號分析和解釋后實現對地下巖性界面、構造、資源和能源等的探測。該方法具有裝備系統輕、勘探深度大、成本低等優點,在煤層氣、斷層、地熱及油氣勘探等方面具有理想探測效果,其探測結果可直接圈定找礦靶區、確定鉆孔位置,是實現找礦的低成本快速突破重要途徑。
2024年12月28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該校成功研制了全球首套“動態真三軸電磁霍普金森桿試驗測試系統”。當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對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深地科學與綠色能源研究院院長謝和平牽頭的......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量子物質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陳文與合作者在π介子電磁形狀因子的精確預言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在共線因子化框架下計算了大動量轉移時π介子電磁形狀因子的次次領頭階QCD(量子色動力學)修正,......
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國家無線電辦公室)指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無線電管理機構依法履行無線電監管職能,著力提升無線電管理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有力打擊非法使用無線電頻率、設置使用無線電......
近日,暨南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光電工程系微納光電信息與生物傳感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和廣州市等科研基金項目的資助下,在電學微腔中的非線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通信物理學》......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電子設備運行時會產生電磁輻射,可能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不良影響,各設備間的電磁干擾也會嚴重影響電子設備的性能及其正常運行。因此,發展新型電磁屏蔽材料,尤其是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是解決電......
近日,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極端電磁環境科學技術研究部邵濤研究團隊聯合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在利用脈沖放電等離子體技術驅動重油轉化方面獲新進展。全球石油資源重質化趨勢不斷加劇,如何高效、清......
原竹轉化的新型高透光電磁屏蔽材料。南京林大供圖近日,南京林業大學家居與工業設計學院綠色家居材料制造團隊教授吳燕領銜的課題組,通過一種簡單高效的處理方式,在保留原竹天然形狀和纖維素骨架結構的......
超寬頻大地電磁采集系統采購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網上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2年08月12日09點3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 一、項目編號:22CNIC026473-76二、項......
相關機構和人員: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組織制訂了CNAS-GLXX:202X《電磁兼容檢測領域設備、設施期間核查指南》和CNAS-GLXX:202X《電磁兼容實驗室場地確認技術指南》,......
北京譜儀Ⅲ(BESⅢ)國際合作組精確測量中子的類時電磁形狀因子,實驗結果解決了長期存在的光子-核子耦合反常的問題,并觀測到中子電磁形狀因子隨質心能量變化的周期性振蕩結構。11月8日,相關研究成果作為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