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9-04-09 21:49 原文鏈接: 腫瘤動物模型建立實驗——自發型腫瘤動物模型

    實驗方法原理自發性腫瘤動物模型是指未經人為處理;自然發生的腫瘤動物模型,主要有自發性乳腺癌模型和自發性白血病模型。
    實驗材料

    C3H小鼠A系小鼠CBA小鼠

    試劑、試劑盒

    受試藥

    儀器、耗材

    記號筆腳規

    實驗步驟

    一、自發性乳腺癌小鼠模型類型

     

    1.  C3H小鼠:繁殖用雌鼠自發性乳腺癌發生率為85%~100%。

     

    2.  A系小鼠: 經產雌鼠乳腺腫瘤發生率為30%~80%。

     

    3.  CBA小鼠:雌鼠自發性乳腺癌發生率為60%~65%。


    二、在乳腺左右兩側及乳頭部均可發生腫瘤。每只小鼠常見1個以上腫瘤。選擇腫瘤數目和大小相近的動物, 配對分組,給予受試藥,觀察受試藥對腫瘤發展的影響。

     

    三、給藥方案和給藥途徑可根據受試藥物的特點確定。因自發性乳腺癌發展較緩慢,故采用間歇給藥或小劑量連續給藥較為合適。

    四、結果判定

    1.  給藥后每天觀察腫瘤生長情況,記錄發生時間和位置。
     

    2.  腫瘤結節長到一定程度,每周用腳規測量皮下腫瘤2次。測定腫塊的最大徑(a)和最小徑(b)。腫瘤體積(cm3) = ab2/2

    3.  將腫瘤體積變化對時間作出生長曲線,可由曲線的斜率變化判斷藥物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尤其應觀察腫瘤能否完全消退。

     


    五、AKR白血病模型


    AKR小鼠為白血病高發品系,淋巴細胞白血病發病率雄性76%~90%,雌性為68%~90%。
     

    七、實驗用6~12月齡AKR小鼠, 此時鼠的脾和淋巴結腫大,血象異常。
     

    八、經血液檢查確診為白血病后的次日, 配對分組并開始給予受試藥,觀察結果。
     

    九、結果判定

    觀察指標:末梢血象,白細胞數,淋巴結和脾大小,動物生存時間。有效者生存期比對照組延長,并根據血象評價藥物的誘導緩解和維持緩解作用。

    展開 
    注意事項

    1.  在同一品系內,發病率比較穩定,而不同品系間差別甚大。
     

    2.  動物乳腺癌發生與遺傳基因、乳癌因子(即致乳癌病毒)及激素有關。
     

    3.  飼料的變更有明顯影響,要用固定全價營養飼料。
     

    4.  配對分組。

    5.  各鼠白血病的病程不一,自發瘤確診后, 實驗時應配對分組。

    展開 
    其他

    1.芳香胺及偶氮染料類致癌物的特點


    (1)通常需要長期、大量給藥才能致癌;


    (2)腫瘤多發生于遠隔作用部位的器官如膀胱、肝等;


    (3)有明顯的種屬差異;


    (4)其本身不是直接致癌物,致癌是由于其某種代謝產物的作用;


    (5)其致癌作用往往受營養或激素的影響,例如,奶黃僅在以缺少蛋白質和核黃素的飼料喂飼大鼠時才引起肝癌,而且雄性大鼠較敏感,鄰位氨基偶氮甲苯則易起雌性大鼠的肝癌。

     

    2.亞硝胺類的致癌特點


    (1)致癌性強,小劑量一次給藥即可致癌;


    (2)對多種動物(包括猴、豚鼠等不易誘發腫瘤的動物)的許多器官(包括食管、腦、鼻竇等不易引起癌的器官)能致癌,甚至可以通過胎盤致癌,如給懷孕大鼠以二乙基亞硝胺(Diethy lnitrosamine,DEN)可比較快地引起仔鼠的神經膠質細胞瘤;


    (3)具有不同結構的亞硝胺有明顯的器官親和性,例如二甲基亞硝胺等對稱的衍生物常引起肝癌,不對稱的亞硝胺如甲基芐基亞硝胺常誘發食管癌;在大鼠,二丁基亞硝胺能引起膀胱癌,二戊基亞硝胺能誘發肺癌,而N-甲基-N-硝基-N-1-亞硝基胍則能引起胃腸癌。

     

    3.黃曲霉毒素的致癌特點


    (1)黃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強,很小劑量(1mg/kg體重)即可使狗、幼齡大鼠、火雞或小鴨致死;


    (2)其致癌性也極強,最小致癌劑量比亞硝胺還要小數十倍,是已知化學致癌物中作用最強者;


    (3)它能誘發多種動物(從魚到猴)的肝癌,也可引起腎、胃及結腸的腺癌,滴入氣管內可引起肺鱗狀細胞癌;


    (4)注入皮下可引起局部的肉瘤,還有報告認為,它可引起淚腺、乳腺、卵巢等其它部位的腫瘤。

     

    4.其他


    在動物實驗中早已確定:乙硫氨酸可誘發大鼠肝癌;烏拉坦(氨基甲酸乙酯,C2H5O-CONH2)、氨乙胺可引起小鼠的肺癌;一些鹵代烴如四氯化碳、氯仿等可引起大鼠或小鼠的肝癌。

    展開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