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1.急性腎盂腎炎
本病可發生于各種年齡,但以育齡期婦女最多見,起病急驟,病情輕重不一,嚴重者可發展為敗血癥。主要癥狀如下:
(1)全身癥狀發熱、寒戰、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體溫多在38~39℃之間,也可達40℃。伴頭痛、全身酸痛,熱退時大汗等。
(2)腰痛單側或雙側腰痛,多為鈍痛或酸痛,程度不一,少數有腹部絞痛,沿輸尿管向膀胱方向放射,體檢時脊肋角有明顯壓痛,腎叩痛陽性。
(3)膀胱刺激癥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部分患者尿路癥狀可不明顯,血源性感染者先有發熱等全身癥狀,后有膀胱刺激癥。
2.慢性腎盂腎炎
慢性腎盂腎炎臨床表現復雜,容易反復發作,病程隱蔽,有時可表現為無癥狀性菌尿和/或間歇性的尿頻、尿急、尿痛。可有慢性間質性腎炎的表現,包括尿濃縮功能減退,低滲、低比重尿,夜尿增多及腎小管性酸中毒等。至晚期,可出現腎小球功能損害,氮質血癥直至尿毒癥。
檢查
1.尿液檢查
(1)尿常規檢查是最簡便而快捷,較為可靠的檢測方法。宜留清晨第一次中段尿液(排尿前應清洗外陰除外污染),顯微鏡下每個高倍視野下超過5個(>5個/HP)白細胞稱為膿尿。部分腎盂腎炎患者還可發現管型尿和鏡下血尿。
(2)尿細菌檢查清潔中段尿培養菌落計數>10/ml有臨床意義。
(3)尿感定位檢查膀胱沖洗滅菌后尿培養法準確度大,且簡便易行,臨床常用。尿濃縮功能、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測定、β2微球蛋白測定、尿抗體包裹細菌分析等均有助于區分上下尿路感染。
2.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由于急性泌尿道感染本身容易產生膀胱輸尿管反流,故靜脈或逆行腎盂造影宜在感染消除后4~8周后進行,急性腎盂腎炎及無并發癥的復發性泌尿道感染并不主張常規做腎盂造影。對慢性或久治不愈患者,視需要分別可作X線平片、靜脈腎盂造影、逆行腎盂造影、排尿時膀胱輸尿管造影,以檢查有無梗阻、結石、輸尿管狹窄或受壓、腎下垂、泌尿系先天性畸形以及膀胱輸尿管反流等。此外,還可了解腎盂、腎盞結構及功能,以與腎結核、腎腫瘤等鑒別。腎血管造影可顯示慢性腎盂腎炎的血小管有不同程度的扭曲。必要時可作腎CT掃描或磁共振掃描,以排除其他腎臟疾患。
(2)超聲波檢查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最簡便的方法,它能篩選泌尿道發育不全、先天性畸形、多囊腎、腎動脈狹窄所致的腎臟大小不勻、結石、腫瘤及前列腺疾病等。
(3)同位素腎圖檢查可了解腎功能、尿路梗阻、膀胱輸尿管反流及膀胱殘余尿情況。急性腎盂腎炎的腎圖特點為高峰后移,分泌段出現較正常延緩0.5~1.0分鐘,排泄段下降緩慢。慢性腎盂腎炎分泌段斜率降低,峰頂變鈍或增寬而后移,排泄段起始時間延遲,呈拋物線狀。但上述改變并無明顯特異性。
3.血液檢查
血常規檢查急性腎盂腎炎時,血白細胞數升高,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血沉較快。慢性腎盂腎炎早期血肌酐、尿素氮正常,晚期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