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完全沒有癥狀,未意識到有杵狀指。在出現杵狀指之前即有明顯的慢性骨骼疼痛,以酸痛為主,部位較深,常不能明確指出具體部位,無法堅持工作。杵狀指為最突出的臨床表現之一,指(趾)端呈球狀正常的甲周160度角度減小,手指在甲床基部厚度超過遠端指間關節的厚度,甲床基部周徑大于遠端指間關節的周徑。由于甲床軟組織增生和水腫,指甲觸診有一種“擺動感”。晚期皮膚增厚,指甲變彎,發紺,產生鼓槌樣畸形。部分患者手足增粗變厚,長度不增加而呈鏟狀或獸掌狀。
手足多汗,面部和頭皮的皮膚油膩多脂;有較多痤瘡,面容粗陋,前額及眉間皮膚增厚,額紋呈橫行深溝狀,眼距增寬,上眼瞼肥厚而下垂,鼻端肥大,鼻唇溝加深,上唇肥厚呈獅面外貌。頭皮增厚呈腦回狀皺襞粗大,溝嵴明顯,縱行走向。這種頭頂皮膚腦回樣改變稱為頭皮松垂癥。部分患者下肢呈非凹陷性水腫,類似于橡皮腿改變。一般來說原發性肥大性骨關節病皮膚改變比較突出,且較常出現。而繼發性肥大性骨關節病皮膚改變較少出現,癥狀體征亦較輕。
約半數患者出現關節疼痛腫脹、關節積液。以膝踝關節受累多見,尚可累及肘腕、掌指關節和跖趾關節,一般呈不對稱性,疼痛以夜間為主,表現為關節輕度酸痛乃至劇烈疼痛。體征包括關節局部發紅、發熱、觸痛腫脹、關節積液和活動受限,也有表現為無痛性關節積液。在沒有大量肌肉覆蓋的部位,由于長骨骨膜新骨形成,可致前臂或小腿日益增粗,腕及踝關節亦相應粗大。
除上述表現,肥大性骨關節病患者還可有乏力、男性乳房女性化、陰毛女性樣分布、骨髓纖維化、胃腸增生性病變及染色體異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