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超構材料是一種由亞波長結構陣列組成的周期性人工電磁材料,由于其高效、靈活的特性迅速成為調控電磁波的優秀媒質。近日,武漢紡織大學教授汪勝祥團隊利用傳統紡織工藝,結合人工微納結構制備出新型光電子設備。相關論文在線發表于《先進材料》上。
據了解,結合太赫茲波穿透性、低能性以及特征指紋性等自身優異特性,太赫茲人工超構材料在生物醫療、材料檢測、安全監測以及成像/顯示與信息加密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然而,傳統人工超構材料受限于微納加工手段,無法制備大面積集成式光電子器件,使其在應用方面受到極大限制。
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型復合編織式太赫茲手性光電子器件。首先,用繞線機將金屬銅絲(直徑約為60微米)沿剝離外包層的裸光纖(直徑約為140微米)繞制,形成具有微米級螺距的螺旋結構作為構成人工超構材料的基本單元結構。該螺旋結構同時作為后續紡織工藝的緯線。進而,利用傳統紡織技術以滌綸線為經線將制備好的人工單元結構緯線編織成超構材料樣品。
在本項工作中,利用兩步紡織制造方法實現了大面積具有微米特征尺寸的超構材料樣品制備,并且制備出的器件在太赫茲波段表現出強手性選擇性和顯著光學活性。相關研究人員表示,本項目打破傳統太赫茲超構材料需要復雜光刻工藝來制備的禁錮,是一次利用低成本的傳統紡織技術突破電磁超構材料研究領域高制備成本的成功嘗試。
此項研究體現出的先進設計理念為超構材料的發展開辟了新的思路,并展現了基于織物的超構材料在實現集成式微納米光電子件方面的巨大潛力。后續,研究團隊將通過建立新型紡織制備技術與人工電磁超構材料之間的聯系,實現從幅值、相位以及極化等多自由度對電磁波的靈活操控。
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等資助。
高瓴創投又出手了,投資了一家致力于研究電磁波“全能選手”的高新技術企業。近日,太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景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高瓴創投(GLVentures)領投,深圳中小擔創......
行業生產平穩回升,經濟效益持續改善。1-8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營業收入31284.6億元,同比增長4.5%;利潤總額1006.2億元,同比增長14.4%。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紗......
太赫茲(THz)是一種頻率介于微波和紅外頻率之間的電磁波。然而,目前缺乏高效率、高集成度以及易調制的太赫茲輻射源。傳統太赫茲產生方式如光電導天線和電光晶體法,存在著太赫茲能量低、帶寬小、成本高和波長依......
科技日報北京9月3日電 (記者張佳欣)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首個基于無基板硅基的超寬帶集成太赫茲偏振復用器,并在亞太赫茲J波段(220—330GHz)中對其進行了測試,該波......
高大上的“太赫茲”究竟有什么作用在電磁波譜中有一段尚未被人類有效認識和利用的真空地帶。其頻率范圍為100GHz-10THz(Terahertz,1×10e12Hz),位于微波和紅外輻射之間,這就是“太......
近日,由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主辦、東華大學期刊中心承辦的第四屆全國紡織服裝學術期刊發展大會召開,來自全國10余個省市的60余位紡織高校學報、紡織期刊和權威數據庫機構代表齊聚,共同為專業學科刊群建設提供......
科技日報北京4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當前無線通信系統依靠微波輻射來承載數據,未來數據傳輸標準將利用太赫茲波。與微波不同,太赫茲信號可被大多數固體物體阻擋。在《通信工程》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
蛋白分子膜(蛋白膜)在生物傳感和生物材料領域應用廣泛。從納米尺度精確檢測蛋白分子的成膜過程,對控制蛋白膜的品質、理解其形成機制和評價其功能表現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尚缺少一種能夠精確表征蛋白分子在成......
最新消息顯示,近日,江蘇德法瑞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陳賦,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面料紡織加工;家用紡織制成品制造;產業用紡織制成品生產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天洋新材......
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與美國田納西大學、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一種新技術,成功優化了專門用于6G通信的太赫茲(THz)納米諧振器,將太赫茲電磁波放大3萬倍以上。這一突破有望為6G通信頻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