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需氧生物,不論是細菌或高等動物甚至是人都存在有細胞色素,所有細胞色素在可見光區域都有三個吸收峰,分別稱為α、β、γ峰。各種還原型細胞色素的β峰及γ峰的波長都比較接近,唯有α峰的波長有較大的差別。根據α峰波長的不同,可將動物體內的細胞色素分成a、b、c三族,a族包括a,a3,b族包括bK,bT,b5,P4等, c族包括c,c1。
除細胞色素b及細胞色素P450主要存在于內質網外,動物細胞的細胞色素都存在于線粒體內膜的蛋白質與脂類復合物中。用水提取只能得到細胞色素c,而其他細胞色素仍然固著在線粒體的不溶性顆粒物質上。
鐵卟啉輔基
細胞色素都含有鐵卟啉輔基,細胞色素a及a3的輔基是血紅素A,血紅素A與多肽鏈的結合是非共價鍵。細胞色素bT,bK,b5,P450,c和c1的輔基都是血紅素(圖2),除細胞色素c及c1以外,其他細胞色素的輔基與多肽鏈結合都是非共價鍵結合。細胞色素c中的血紅素通過卟啉環上的乙烯基的α碳和酶蛋白多肽鏈的14,17位半胱氨基酸殘基的-SH連接成硫醚鍵。除細胞色素a3及P450外,其余細胞色素中的鐵原子所能形成的六個配位鍵都已被卟啉環中的4個N原子及多肽鏈的18位的組氨基酸的咪唑氮及80位的蛋氨酸殘基的硫原子飽和,所以不能再與其他配基結合,唯有a3及P450第六個配位鍵沒有被占據,所以能與其他配基如O2,CN-,CO等結合。
氧化酶
已斷定有兩種組分,即a及a3,但不能將兩者分開。實際上a和a3結合成一個大分子的寡聚體,但亞基的數量及結構還不清楚,通常稱為細胞色素aa3或稱細胞色素氧化酶,分子量約為200 000,含有二分子血紅素A及二個銅原子。二個血紅素A與一些配基的反應性有所差別,氧化型a3的血紅素A極易與CN-結合,并且不能再被還原。還原型a3的血紅素A極易與CO生成穩定的復合物,從而中斷呼吸鏈的電子傳遞,而細胞色素a的血紅素A則不能與CO和CN-結合,也不能與O2結合。
c族
有c及c1都是線粒體細胞色素,二者的光譜性質十分近似,二者的輔基和與酶蛋白的聯接方式都相同。c1單體分子量為38 000,c1是以多聚體存在,無論是單體還是多聚體,都不能與aa3起反應。細胞色素c是分子量最小的細胞色素,由于它的分子量小,是可溶的,容易提取純化,所以研究比較多,對其結構也最清楚,已測定50多種生物的細胞色素c的一級結構,對它的高級結構也進行過詳細研究。脊椎動物的細胞色素c由104個殘基組成。植物的細胞色素c由112個殘基組成。人及黑猩猩的細胞色素c完全一樣,盡管各種生物的細胞色素c的殘基有許多變化。但其立體結構則基本一致。
b族
包括bT、bK、b5、P450等,bT、bK存在于線粒體內膜,是線粒體呼吸鏈的成分,不能與O2結合。b5及P450主要存在于內質網,是微粒體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組成成分(見“微粒體氧化”條),還原型P450與CO結合后,在450nm有最大吸收峰(γ峰),故取名細胞色素P450,它能與O2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