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欲將一般動物細胞離心下來,其離心速率應為多少轉速?
欲回收動物細胞, 其離心速率一般為300xg (約1,000rpm),5 - 10 分鐘, 過高之轉速, 將造成細胞死亡。
12 細胞之接種密度為何?
依照細胞株基本數據上之接種密度或稀釋分盤之比例接種即可。細胞數太少或稀釋的太多亦是造成細胞無法生長之一重要原因。
13 細胞冷凍培養基之成份為何?
動物細胞冷凍保存時最常使用的冷凍培養基是含5 - 10 %DMSO (dimethyl sulfoxide) 和90 - 95 % 原來細胞生長用之新鮮培養基均勻混合之。注意:由于DMSO 稀釋時會放出大量熱能,故不可將DMSO 直接加入細胞液中, 必須使用前先行配制完成。
14 DMSO 之等級和無菌過濾之方式為何?
冷凍保存使用之DMSO 等級, 必須為Tissue culture grade之DMSO (如Sigma D2650),其本身即為無菌狀況, 第一次開瓶后應立即少量分裝于無菌試管中, 保存于4°C,避免反復冷凍解凍造成DMSO 之裂解而釋出有害物質, 并可減少污染之機會。若要過濾DMSO, 則須使用耐DMSO 之Nylon 材質濾膜。
15 冷凍保存細胞之方法?
冷凍保存方法一: 冷凍管置于4 °C 30~60 分鐘→ (-20 °C30 分鐘*) → -80 °C 16~18 小時(或隔夜) → 液氮槽vaporphase 長期儲存。
冷凍保存方法二: 冷凍管置于已設定程序之可程序降溫機中每分鐘降1-3 °C 至–80 °C 以下, 再放入液氮槽vapor phase長期儲存。*-20 °C 不可超過1 小時,以防止冰晶過大,造成細胞大量死亡,亦可跳過此步驟直接放入-80°C 冰箱中,惟存活率稍微
降低一些。
16 細胞欲冷凍保存時, 細胞冷凍管內應有多少細胞濃度?
冷凍管內細胞數目一般為1x106 cells/ml vial, 融合瘤細胞則以5x106 cells/ml vial 為宜。
17 應如何避免細胞污染?
細胞污染的種類可分成細菌、酵母菌、霉菌、病毒和霉漿菌。主要的污染原因為無菌操作技術不當、操作室環境不佳、污染之血清和污染之細胞等。嚴格之無菌操作技術、清潔的環境、與品質良好之細胞來源和培養基配制是減低污染之最好方法。
18 如果細胞發生微生物污染時,應如何處理?
直接滅菌后丟棄之。
19 支原體(mycoplasma) 污染的細胞, 是否能以肉眼觀察出異狀?
不能。除極有經驗之專家外,大多數遭受支原體污染的細胞株,
無法以其外觀分辨之。
20 支原體污染會對細胞培養有何影響?
支原體污染幾乎可影響所有細胞之生長參數, 代謝及研究之任一數據。故進行實驗前,必須確認細胞為mycoplasma-free,實驗結果之數據方有意義。
血清采集完成后,通過冷凍的方式運輸到加工工廠。到達工廠后,先進行解凍,隨后對血清進行一系列檢測,包括細菌、病毒、內毒素以及血紅蛋白含量等多項指標的檢測。在檢測過程中,會篩選出最優質的血清,并將其置于無......
建議將血清儲存于-20°C,這一溫度條件下,血清在凍存狀態時最為穩定。不推薦將血清存放在無霜冰箱中,因為無霜冰箱的溫度循環可能會導致瓶體破裂,進而使產品受到污染或發生變質。......
胎牛血清與小牛血清的來源存在差異,胎牛血清是通過從尚未出生的胎牛心臟穿刺采血而獲得的,而小牛血清則是從出生后1年內的小牛體內通過靜脈采血得到的。由于它們的供體牛齡不同,因此兩者所含的促細胞生長因子、促......
為什么細胞培養中需要添加血清呢?血清通常以2-10%的濃度添加到培養基中,為細胞提供全面的營養成分、激素、生長因子以及附著因子。此外,血清還能夠作為細胞培養系統的緩沖成分,防止pH值變化、蛋白水解活性......
在細胞培養實驗中,血清的使用是關鍵環節之一,其保存、解凍和滅活操作的正確性直接影響細胞的生長狀態和實驗結果的可靠性。以下是血清保存、解凍與滅活的操作流程,供實驗人員參考:一、血清保存方法1、長期保存溫......
在細胞培養里,血清為細胞的生長、增殖和維持生理功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然而,血清種類繁多,各有特點,適用于不同的細胞培養需求。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血清的各類成員,幫助您在細胞培養中做出更合適的選擇。一......
在細胞培養的世界里,血清的選擇絕對是個關鍵環節。它就像是給細胞準備的“營養套餐”,直接影響細胞的生長、繁殖和健康。今天,我們就以牛源血清為例來好好聊聊,如何在眾多血清中挑出最適合的那一款。一、牛源血清......
細胞培養是現代生物學研究中一項重要的技術,廣泛應用于基礎研究、藥物開發、疾病模型構建等領域。在細胞培養過程中,血清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成分之一。血清是一種復雜的生物液體,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夠為細胞提......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薛長湖團隊首次成功制備了厘米級細胞培養魚肉,相關研究性論文發表在國際食品Top期刊《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隨著環境污染、糧食短缺、人畜共患疾病、動物福利和可持續發......
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大規模生產了實驗室培養的脂肪組織,這反映了自然衍生的動物脂肪的紋理和組成。最近發表在《eLife》雜志上的這一發現可用于制造細胞培養的肉類,增強其質地和味道,使之與傳統肉類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