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0-06-01 11:55 原文鏈接: 紅外光學望遠鏡列入國家“十三五”大科學裝置

      “現代天文研究最重要的成果,絕大部分依托重大天文觀測裝置,這種大科學、大規模、大協作、大統籌的科研組織形式,保障了現代天文研究綜合性、系統性和集成性和全新創業鏈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常進說,現代天文觀測對極微弱信號、極高空間、極精確空間導航定位、極精密的電子、超級計算等方面的需求,使得天文學成為高精尖技術的創新源頭之一,也是“卡脖子”關鍵技術的最前線。面向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天文領域的重大專項問題,應整合空間天文研究資源,進行空間科學的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構建科學目標、技術攻關、大科學裝置、產業孵化的完整創新鏈。

    1.jpg

      “南京在空間天文研究和技術應用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常進說,南京有中國首座現代天文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國天文教育的排頭兵——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中國唯一的天文儀器研制和技術發展基地——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以及中科院南京天文儀器有限公司,并已經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以前沿科學為核心的空間天文探測研究基地。

      這四家研究機構目前還承擔了我國首個太陽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空間H-α太陽望遠鏡,以及我國空間站上面的一個最大的設施——LAMOST光學望遠鏡后部的兩個重點模塊的研制,所以南京具有完善的科學研究、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體系。

      常進介紹,目前,由南京這些天文研究機構、科學家提出的12米紅外光學望遠鏡已經被列入國家“十三五”大科學裝置,希望其在前沿科學領域獲得革命性的發現,打造南京世界級的科學名片。

      而面對國家新一輪科技創新布局和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上述四家單位還聯合提出建設空間天文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常進介紹,該中心將面向空間天文科學前沿,提出旗艦型的天文大科學裝置的思想,特別是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組建空天探測與運控實驗裝置,開展先進材料和核心探測技術載荷的研發測試,建設光學材料分析、加工與檢測平臺,以及統一高效的空間天文運行中心和天文科學大數據中心,打造新一代自主天文科學數據共享應用生態鏈,努力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國家空間天文大科學設施,彌補南京地區缺乏大科學裝置的短板。


    相關文章

    呼吁建立國家級空天動力結構安全大科學裝置

    “空天動力是飛行器的‘心臟’,從低溫200多度到高溫3000多度的‘冰火兩重天’環境,從萬小時的長壽命需求到百兆瓦級別的瞬間能量釋放,不僅超越了材料的物理極限,也是當前國際形勢下大國競爭的關鍵,對材料......

    瞄準更多國際科學前沿我國大科學裝置建設提速

    隨著科學研究向極宏觀拓展、向極微觀深入、向極端條件邁進、向極綜合交叉發力,大科學裝置對科學研究的支撐作用不斷凸顯。當前,我國大科學裝置建設提速。今年以來,多個大科學裝置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涉及物質科學、......

    打破數據“孤島”他在調研中探索如何更好利用“大國重器”

    大科學裝置是推動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利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多年來持續關注如何更好發揮這些“大國重器”的作用。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他又在準備什么提案?春節剛過......

    又一“大科學裝置”落地,東大打造!目標:世界唯一、單體規模最大

    近日,由江蘇省發改委、東南大學、南通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推動的“極地與極端環境模擬實驗設施預研項目”正式啟動,這標志著南通市首個大科學裝置正式落地,也是東大與市政府雙方積極投身海洋科技創新、建設海洋強國......

    我國基礎研究成果持續涌現已布局建設大科學裝置超70個

    縱觀科學發展史,幾乎所有重大的科技變革都來源于基礎研究的突破。我國歷來重視基礎研究工作,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取得“兩彈一星”關鍵科學問題、人工......

    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等重點專項申報指南

    中國科學院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和“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2024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

    高教大省,擬新建5個大科學裝置!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6日在廣州舉行《廣東省科技創新條例》新聞發布會,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吳世文表示,“十四五”期間廣東擬新建5個大科學裝置,約占全國的1/3,目前該省建有和在建國家大科學裝置數量達10個,這......

    我國通信與信息領域第一個大科學裝置將完成驗收

    我國通信與信息領域第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CENI迎來最新進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8月13日從紫金山實驗室官方微信平臺獲悉,在12日召開的第八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上,......

    王貽芳院士:中國已布局建設77個大科學裝置

    中新網北京4月28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所長王貽芳4月28日在北京表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布局建設77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即大科學裝置,在建和運行......

    無錫攜手清華,一起尋找“暗物質”

    4月21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第五代寬視場光譜巡天望遠鏡關鍵技術設計驗證與研制”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江陰召開。在當天的會議上,清華大學深空技術中心揭牌。第......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