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腔損害——結核性潰瘍
1.多見于體質較差的兒童或青少年。
2.有結核病史或與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史,大多繼發于肺結核或腸結核之后。
3.口腔黏膜以唇、舌、移行皺襞為好發區。
4.潰瘍邊緣微隆但不整齊,似鼠咬狀,表面為粟粒狀的黃褐色小結節,破潰后呈紫紅色桑葚樣肉芽腫,上覆少量膿性分泌物。基底柔軟,無硬結。患者疼痛較明顯。
二、皮膚損害——尋常狼瘡
1.好發于鼻、口唇部周圍皮膚,臨床較少見。
2.發生于無結核病灶且免疫功能較好的兒童或青少年。
3.損害為散在分布的數量不等的綠豆至黃豆大小的結節,呈淡黃色,質軟而輕度隆起,界限清楚。周圍正常皮膚呈蒼白色,結節可增殖、融合或破潰,結節破潰后呈肉芽腫樣損害,形成大塊組織缺損似狼噬狀,故稱狼瘡;疼痛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