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963.shtm
近日,第十二屆中泰海洋科技合作研討會在廈門召開。來自中泰兩國自然資源和海洋部門的代表共80余人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就海洋合作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深入研討,并探討了下一步合作計劃,為推動中泰雙方海洋領域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一所)所長李鐵剛和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海洋與海岸帶資源司所長Sumana Kajonwattanakul擔任會議的聯合主席。
研討會現場合影 第一海洋研究所供圖
會上,代表們按照海洋與氣候、海洋地質與空間規劃、海洋生物多樣性等三個專題進行學術交流,雙邊參會人員共做學術報告38個。
李鐵剛回顧了2009年第一屆研討會以來雙方在海洋領域開展科研合作取得的一系列豐碩成果,希望深化和擴展中泰海洋科技合作。
Sumana Kajonwattanakul表示,長期的合作使得中泰雙方成為了密切的海洋科研伙伴,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貢獻了力量。她盛情邀請中方科研人員明年赴泰國參加第十三屆中泰海洋科技合作研討會。
據悉,中泰兩國同為海洋國家,雙方科研人員在海洋環境變化規律、海氣相互作用過程、海洋生物多樣性特征、環境和氣候演化機制等領域有著許多共同的興趣。2008年開始,雙邊科研人員開始互訪和交流,以科研合作為抓手的合作模式逐漸形成,并于2009年3月在泰國普吉舉辦了第一屆海洋科技合作研討會。2013年,中泰氣候與海洋生態系統聯合實驗室的揭牌更是為雙邊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平臺,雙邊實施了諸多合作項目,成果豐富,每年合作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已成為我國與東盟國家開展務實海洋合作的典范。2012年至2019年期間,中泰雙方成功舉辦了十一屆海洋科技合作研討會,已經成為雙邊合作成果交流的重要平臺。
未來,中泰雙方科研人員將不斷深入推進海洋科技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海洋領域科學與技術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