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6-05-10 13:42 原文鏈接: 第三方治理合同將有范本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近日就《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簡稱《合同(示范文本)》)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旨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國辦發[2014]69號),指導和推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相關工作。

      聚焦工業領域,分門別類各自出臺指導文本效果更好

      據了解,此次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16年6月3日,《合同(示范文本)》包括建設運營和委托運營兩種模式。其中,建設運營模式簽訂的是《特許經營合同》,包含的內容較多。主要為由甲方排污單位授權乙方環境服務公司采用特許經營方式,為甲方項目的配套環保工程進行建設、運營和管理。乙方收益在特許經營過程中,因環保設備運行而獲得的,由甲方支付。

      委托運營模式簽訂的合同協議書,為甲方排污單位決定將項目的環保設施運行、檢修和運行維護等相關工作委托乙方環境服務公司完成。合同價格為乙方運行、檢修和運行維護等相關工作年承包費用,由甲方支付。

      對于《合同(示范文本)》的出臺,環保從業人員和相關專家均認為,從合同規范角度看是進步,政府完善了頂層設計。特別是《合同(示范文本)》聚焦工業領域,對推進這一領域第三方治理有積極作用。

      “此次《合同(示范文本)》中兩個協議是關于排污企業與其排污治理服務商的協議,但個人感覺建設運營協議的框架體系強于委托運營協議。”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總監李煒認為。從合同篇幅可見,建設運營模式簽訂的《特許經營合同》共30多頁,體例基本遵循業內基礎設施特許經營協議,但是想包羅的內容太多;而另一方面,委托運營模式簽訂的合同協議書僅十幾頁。

      他認為,《合同(示范文本)》涉及多個領域,包括但不限于供電、供熱、供排水等,可能考慮到所涉行業較多,合同有些部分如付費機制規定得較為原則,分行業闡述對實際工作的示范意義更大,也更有借鑒意義。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表示,可以看出此次政策主要針對工業污染治理領域,如果全面推動工業污染第三方治理,在工業領域分門別類各自出臺指導文本效果更好。

      合同中特許經營概念應明確,最復雜的責權劃分應充分規定

      對于《合同(示范文本)》的內容,業界也提出了建議。“不要采用特許經營這個概念。因為特許經營立法后與PPP模式相關度很高,即與政府公共服務責任相關度很高。”薛濤說。

      李煒也對《合同(示范文本)》中甲乙雙方是否為特許經營關系存疑。他認為,協議文本的內容為企業將運營中的污染治理工作交給專業機構實施,符合“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一理念。但需要注意的是,兩份合同體現的是法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這是不同于《特許經營管理辦法》中所述的特許經營概念的。此次兩份合同中所提應該是商法范疇的特許經營,是平等主體間的,而《特許經營管理辦法》中的特許經營是行政法范疇的。

      “現在PPP與特許經營在邊界界定上不甚清晰,實務中亟待明確。兩份合同中所述商法范疇的特許經營是否會將PPP和特許經營這兩個概念變得更加清晰有待時間檢驗。”李煒表示。

      而薛濤認為,《合同(示范文本)》對于工業污染治理第三方中最復雜的責任劃分和歸責、追索等問題,內容并不充分。“文本某些部分細節深入,某些部分又偏粗,不太一致。”

      以建設運營模式簽訂《特許經營合同》為例,第3.3規定,“特許期與項目的主設施壽命期限相同”。其中,需明確什么是主設施;同時某個主設施的理論壽命期與實際壽命期有所不同,合同對此如何界定特許期;主設施的壽命期由于不同乙方管理水平有所差異,如何界定。

      同時,業內人士表示,第13.3計價部分,“依據不同的項目特點進行計價,如對于廢水處理,可按‘收益=處理成本×流量’進行計算”,未體現乙方回報。

    相關文章

    浙江省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質譜等公開招標

    浙江省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能力提升-儀器Ⅱ采購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政采云平臺線上獲取獲取(下載)招標文件,并于2025年06月30日13:30(北京時間)前遞交(上傳)投標文件。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強調提升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氣環境治理精度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日前主持召開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水利工程建設等工作。會議強調,抓好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是嚴肅的政治任務。各地各部門要細化工作措......

    工信部等六部門印發《赤泥綜合利用行動方案》

    赤泥是氧化鋁工業產生的主要固體廢棄物,產生、堆存量較大。做好赤泥綜合利用,對保護生態環境、提升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落實《“十四五”工業綠色......

    隱形殺手:建筑用鎳砂中的重金屬污染與健康威脅

    近日,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鑫海科技公司產生的鎳渣問題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該公司每天產生數千噸經過熱處理的鎳渣,部分被運往江蘇省連云港市,并在當地被加工成鎳砂,用于混凝土生產。這一做法引發了對建筑安全和......

    亞熱帶生態所牽頭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為第一完成單位的“西南喀斯特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服務功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

    江桂斌院士:新能源發展需重視環境污染新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江桂斌“發展新能源對于實現碳中和非常關鍵,但也要防范其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生態環境風險。”中國科學院院士江桂斌近日......

    應對日本核廢水排放風險天津海關意向采購這些儀器設備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海關2024年4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公布。其中“天津海關動植食中心檢驗檢測用儀器設備液閃儀(含氚碳氧化燃燒爐、水中氚電解濃縮設備、大氣氚采樣器)及試劑耗材采購項目”顯示,天津海......

    新污染物管控:進展顯著短板仍存

    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全面淘汰短鏈氯化石蠟等8種類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的生產、加工使用和進出口,這是首批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印發后取得的重要進展。相關企業、協會、生態環境部門目前正在全面推進新污染物的管......

    24套|這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分析儀器中標結果花落誰家

    近日,四川省阿壩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的2項快速響應能力提升項目的中標結果公布,中標金額分別是409萬元和486.87萬元,中標品目包括環境污染防治設備和環保監測設備,涉及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

    科普:在線質譜儀在環境監測與分析中的應用

    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對于環境污染物的監測和分析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離線質譜儀雖然具有較高的分析精度,但無法滿足實時監測的需求。在線質譜儀的出現,為環境監測領域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它能夠實時、連續地監......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