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5月16-18日,“第三屆光譜網絡研討會(eCS 2017)”召開,邀請了30余位國內知名光譜專家參與演講。17日的光譜網絡研討會上,舉辦“拉曼光譜技術研究進展”和“紅外/近紅外技術研究進展”的專場研討會,為參會觀眾帶來精彩的演講報告。
第二軍醫大學 陸峰教授
上午的拉曼光譜技術研究進展的專場報告中,第二軍醫大學陸峰教授為我們帶來的是題為《復雜混合體系中微量組分拉曼光譜分析的幾種策略》的報告。報告中詳細講述了SERS分析的優劣勢、掩蓋現象和競爭現象,以及復雜混合體系中微量組分分析的幾種策略,主要介紹了萃取分離、磁珠分離、平面原位分離和色譜分離等這幾種分析方法。
吉林大學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徐抒平教授
吉林大學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徐抒平教授帶來的是題為《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對細胞的相關研究》的報告。報告介紹了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如何用于細胞的相關研究。
德國耶拿 王蘭芬博士
德國耶拿王蘭芬博士為我們帶來了題為《原位實時過程拉曼光譜最新技術詳解》的報告。報告介紹了原位實時拉曼光譜的優勢、原理以及在晶體監測中的應用,詳細講述了通過原位實時過程拉曼光譜如何得到晶型轉換動力學速率、如何對氯硅烷精餾進行監測以及原位采樣技術和固體原位采樣技術。著重介紹了原位實時過程拉曼光譜儀使用的一些新技術,如全普直讀的體相全息光柵新技術、軸向分光多色儀、固體設計與恒溫穩定設計等。
賽默飛世爾科技分子光譜應用工程師 王娜
賽默飛世爾科技分子光譜應用工程師王娜帶來了題為《超快速拉曼成像在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應用》的報告。報告介紹了拉曼光譜技術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及其優點、ThermoFisher的幾款拉曼光譜儀,詳細講述了拉曼光譜在活細胞U2OS成像、微生物體內熒光材料的分布、氧化石墨烯的納米毒理性研究等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應用。
首都師范大學張欣副研究員帶來了題為《拉曼高光譜成像數據分析方法與應用》的報告。報告介紹了高光譜的應用領域及其優缺點、拉曼光譜的優劣勢和三線性數據的解析。詳細講述了數據處理的流程、如何進行光譜預處理,以及用拉曼高光譜測定牛奶巧克力的實例來說明如何用多元曲線分辨分析高光譜數據,著重講述了FACPACK、MCR-BANDS兩種算法,并對這兩種算法進行了比較。
布魯克的李震為我們帶來了題為《布魯克BRAVO便攜式拉曼光譜儀特點及在快速檢測中的應用》的報告。報告介紹了光柵和傅里葉拉曼光譜儀的優缺點、布魯克生產的幾款光柵和傅里葉變換拉曼光譜儀、BRAVO手持式拉曼光譜儀的硬件。詳細講述了BRAVO的IntelliTipTM智能測試頭、如何進行樣品鑒定及其技術特色,以及便攜拉曼的應用方向。
BRAVO手持式拉曼光譜儀的技術特色有:內置式波數校正技術;SureCALTM技術——解決峰位漂移的問題;SSETM技術——有效去除熒光干擾;Duo LASERTM技術——雙激發波長,光譜范圍寬;7寸觸摸屏幕;激光安全等級1M級;無線數據傳輸;符合21CFR part 11認證要求。
天津農學院 楊仁杰副教授
在下午的第三屆光譜網絡研討會(eCS 2017)——紅外/近紅外技術專場,天津農學院楊仁杰副教授的報告題為《二維相關譜技術在摻偽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報告介紹了二維相關譜技術研究的背景及意義、二維相關譜及其量化,以及二維相關譜存在的問題及展望。詳細講述了二維相關譜在摻偽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如二維NIR相關譜用于摻偽牛奶判別、二維MIR相關譜用于摻偽芝麻油檢測等。
北京理工大學 蔡宸博士
北京理工大學蔡宸博士為我們帶來了題為《真空紅外光譜學方法研究氣溶膠的吸濕、傳質受阻和異相成核過程》的報告。報告介紹了霧霾形成的機制、大氣氣溶膠微粒過程的不同時間尺度,詳細講述了真空傅里葉紅外光譜方法、低濕度下蔗糖玻璃態的傳質受阻和脈沖過程下的無機鹽風化成核。報告中用一些實驗證明了真空傅里葉紅外光譜可用于氣溶膠的吸濕、傳質受阻和異相成核過程。
中國農業大學 閔順耕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閔順耕教授帶來了題為《變量選擇與近紅外定量分析模型優化》的報告。報告中介紹了變量選擇的目的和依據、波長選擇方法思路、模型評價指標變量,以及重要性評價函數。詳細講述了建模流程、五種變量選擇算法,以及變量選擇算法未來的發展趨勢。
北京化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張普敦副教授
北京化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張普敦副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題為《紅外光譜成像結合多元分析方法在聚合物材料研究中的應用》的報告。報告介紹了成像分析的種類及其應用領域,以及紅外成像的研究對象和方法。詳細講述了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成像的裝置、紅外成像的原理和工作模式,以EVA和C5石油樹脂相容性的紅外成像研究為例介紹了聚合物材料的紅外成像分析,著重講解了多元分析方法在紅外圖像分析中的應用,如紅外成像結合PCA研究PLLA/HA生物復合材料的體外降解、ATR-FTIR成像結合MCR用于聚合物材料盲樣中微量組分的識別等,最后張教授對紅外成像分析進行了展望。
血栓調節蛋白(TM)是反映內皮功能障礙的關鍵生物標志物,但當前尚缺乏簡便且快速的檢測手段。例如,基于常規金納米顆粒(AuNPs)的比色免疫層析法(ICA)因靈敏度不足,無法實現對痕量生物標志物的有效檢......
01背景介紹共聚焦拉曼光譜技術是一種基于激光散射效應的非破壞性分析手段,通過探測材料中分子鍵的振動模式,提供化學成分、晶體結構及應力分布等信息。其核心原理為:1.激光激發:單色激光(如473nm)聚焦......
2025年2月5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內分泌代謝病臨床研究中心王衛慶教授團隊與瑞金醫院醫學芯片研究所及上海近觀科技的陳昌研究員團隊合作在《自然代謝》(NatureMetabolism)......
圖在國產超算上實現包含億級原子的生物分子體系的拉曼光譜量子力學模擬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T2222026)等資助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準智能化學重點實驗室商紅慧教授、楊金龍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
圖在國產超算上實現包含億級原子的生物分子體系的拉曼光譜量子力學模擬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T2222026)等資助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準智能化學重點實驗室商紅慧教授、楊金龍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
2024年11月30日,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屆光譜年會暨黃本立院士百歲華誕學術研討會在福建省廈門市盛大開幕。本次會議為期3天,其中第二天的分會報告共設6場,在拉曼光譜新方法、新技術(二......
2024年11月30日,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屆光譜年會暨黃本立院士百歲華誕學術研討會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會議首日下午的分會場2:拉曼光譜新方法、新技術及新應用(一)如期舉行,廈門大學任......
在人們的印象中,印度科技水平一般,實際上在發展中國家處于領先地位。早在1930年,印度就涌現出亞洲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這就是錢德拉塞卡拉·喇曼(ChandrasekharaVenkataRama......
2024年4月22日,HORIBA“服務萬里行”團隊來到中國科學院三亞深海研究所,為深海科研的領航者——周義明教授及其科研團隊提供巡檢與回訪服務。此次服務也是HORIBA助力深海探測技術發展,為拓寬海......
2024年4月24日,HORIBA“服務萬里行”團隊踏入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圓滿完成了對燃料電池領域的領軍團隊邢巍教授課題組的巡檢回訪工作。此次活動,HORIBA依托自身在能源領域的技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