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干旱加劇、土壤鹽漬化和極端天氣對植物生長、繁殖和產量等方面的不利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并對糧食安全構成重大挑戰。如何提高作物產量和抗非生物脅迫能力,對緩解全球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草類植物在應對全球氣候挑戰方面具有重要價值,是作物改良的最佳遺傳基礎,也是應對糧食安全的重要貢獻者。
鴨茅是世界四大知名的多年生冷季型牧草之一,也是我國長江上游主栽的冷季型牧草,具有產量高、適口性好、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抗逆性優于其他冷季型牧草等特點。鴨茅主要與紫花苜蓿、三葉草等豆科牧草混播,在缺水、富含鹽堿的邊際土地建植高質量的人工草地為牲畜提供飼料和生態治理。然而,對鴨茅的抗逆基因研究有限,尚不清楚其抗逆強的遺傳基礎。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草業科技學院教授張新全團隊在中科院1區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在線發表了研究論文,該論文通過對鴨茅的MADS-box轉錄因子家族進行全基因組鑒定、表達模式分析和功能鑒定,解析了鴨茅抗逆性強的遺傳基礎。
該研究在鴨茅中鑒定到123個MADS-box基因。進化樹分析表明,DgMADS基因家族分為兩類,M型和MIKC型;共線性分析表明,DgMADS基因家族主要通過串聯重復進行擴張。通過對DgMADS基因在逆境脅迫下的表達模式分析,發現DgMADS114和DgMADS115能夠顯著被PEG、鹽脅迫、ABA和熱脅迫誘導表達。在擬南芥中異源過表達,發現DgMADS114和DgMADS115能夠增強擬南芥在PEG、鹽脅迫、ABA和熱脅迫下的抗性。對MADS-box家族的全面研究為鴨茅的分子改良提供了科學依據和豐富的基因資源。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現代牧草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四川省十四五育種攻關的資助。
9月20日至22日,由武漢輕工大學主辦的“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武漢論壇”暨“第四屆糧食安全與食品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在武漢舉辦。此次盛會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波蘭、以色列和日本等國的近400名食品領域......
編者按:2023年5月起,“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后,“學習強國”“科學網App”收到了讀者......
4月2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農藥行業反壟斷合規指導會。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農藥管理司)、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和部分農藥企業代表參加會議。會議指出,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關系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切身利益......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后舉行首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等4位部長亮相,回應社會各界關心的......
加快《植物保護法》立法工作,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生產根基,是今年全國兩會上宋寶安代表關注的內容。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致力于植物保護學科的發展。他指出,長期以來,植物保護工作缺乏有力的......
值此2023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到來之際,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五部門向全社會發出倡議:“踐行大食物觀,保障糧食安全”。倡議書說,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在高質量發展中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謝慶軍團隊研究揭示了細胞自噬通過降解THOUSAND-GRAINWEIGHT6(TGW6)蛋白調節水稻籽粒發育的分子機理,為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協同改良提供了新見解。相關成果在......
近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指出,要充分挖掘鹽堿地綜合利用潛力,加強現有鹽堿耕地改造提升,有效遏制耕地鹽堿化趨勢,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多年來,我國鹽堿地治理改造有哪些做法?取得哪些成效?下......
“氣候危機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挑戰。”國際經濟商業網站17日這樣擔憂地稱。據報道,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印度正考慮禁止絕大多數大米的出口。尼日利亞總統提努布日前宣布該國進入糧食安全緊急狀態。與......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戴兵7月12日說,如何統籌糧食安全和城鄉協調發展是各國面臨的重要課題,國際社會要將糧食安全置于國際議程的優先位置,并充分發揮聯合國糧農機構作用,支持各國探尋有效的解決方案。戴兵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