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上,萬鋼提出了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健康科技發展的10個重點方向:一是加強疾病防治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切實提高我國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常見病等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能力;二是加強新藥創制與大藥技術改造,把大藥做得更大,培育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大型醫藥企業;三是加強藥品安全科技工作,建立健全從實驗室到病人的全過程藥品安全技術體系;四是加強食品安全科技工作,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技術體系,大幅度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五是加速醫療器械國產化,使自主創新產品進入國內外市場,培育可持續自主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加速醫療器械國產化;六是加強人口安全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工作,為控制人口數量,降低出生缺陷發生,進一步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提高群眾生殖健康水平提供技術支撐;七是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科技綜合示范工作,大幅度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科技水平;八是加速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保持并加強中醫藥科技世界領先地位;九是研究并推廣全民健身的相關技術;十是開展“公眾健康知識普及科技行動”,針對全民健康科技需求,篩選并推廣一批先進、實用技術和醫療衛生保健知識,通過電視、廣播、報紙、講座等方式向公眾普及,提高公眾預防疾病的能力。
萬鋼介紹,健康科技一直是我國科技工作的重點,《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已把人口與健康作為優先發展的重點領域。“十一五”期間,國家啟動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中,涉及健康科技領域的有“重大新藥創制”和“重大傳染病防治”兩個專項。其間,科技部在“863”計劃中涉及健康科技的投入已超過30億元,“973”計劃中涉及生命科學方面的投入約占“973”計劃總經費的30%。
據悉,本屆大會共設15個分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夢孫、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等199位著名專家應邀在大會和分會上作學術報告。
中新網南寧7月4日電(記者孫自法)“我們要熱情地擁抱人工智能,但我們不能依賴人工智能。”在廣西南寧舉行的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上,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與大學生代表對話時說。他指出,人工智能是在信息化、數字......
2月6日,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京會晤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會長、歐洲議會前議長馬丁·舒爾茨(MartinSchulz)一行。雙方就加強中德及中歐科技合作等相關話題交流探討。萬鋼對舒爾茨一行來訪表示......
9月19日,2022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在中國科技館舉辦。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活動,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一同參加活動。萬鋼一行先后參觀了“喜迎......
28日,由科技部牽頭,發改委、財政部共16部委組成的《國家生物技術發展戰略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編制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這意味著《綱要》正式步入編制階段。科技部部長萬鋼擔任國家生物技術發展戰略......
“蛟龍、天眼、悟空、墨子、慧眼等為代表的重大創新成果相繼問世,國際論文總量和被引用量居世界第二位,基礎研究在若干領域開始成為全球的創新引領者。2017年,全社會R&D支出(研發經費)預計達到1......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不僅再次強調創新發展理念的首要地位,突出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還對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進行了系統部署。怎樣以科......
1月26日,中國科協九屆四次全委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報告中指出,2017年中國科技國際話語權有效提升。多位中國科學家在國際組織任職。2017年12月,南開大學校長、電子工程專家龔克......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23日在上海出席2017浦江創新論壇時表示,中國科技事業發展已經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加強基礎研究,增強源頭供給能力,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
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科協年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我們應當準確地把握科技創新階段性的特征,更加注重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把加強基礎研究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萬鋼認為,基礎......
峰會期間消耗的電力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并通過購買綠色電力證書的方式實現;會場外,則有中外廠家的新能源汽車為與會者出行“護航”……8日,為期三天的清潔能源·創新使命峰會,即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