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是一個創建僅7年的科研機構,短短7年來,它瞄準世界納米科技前沿和國家產業發展需求,在納米材料、微納制造、納米光電器件等領域開展科技創新與產業孵化,有力支撐了地方經濟轉型升級。
“我們在發展過程中致力于緊密結合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區域創新,與國家創新體系各單元聯合合作,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融入經濟社會創新價值鏈。”納米所黨委書記劉佩華說。
蘇州納米所的實踐是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國科技發展面向世界高技術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自主創新步履鏗鏘,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發動機”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過去,我國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問題嚴重,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率較低。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積極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建立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培養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優化有利于創新創業的大環境……在創新驅動發展號角的引領下,我國科技創新不斷向前邁進。
當前,我國科技發展進入重要躍升期。全社會研發資金投入2012年首次超過1萬億元,其中74%來自于企業;截至2012年,我國研發人員總量達到 320萬人年,穩居世界第一;SCI收錄的我國科技論文數快速增長,連續四年居世界第二;發明ZL授權量達21.7萬件,穩居世界第三;全國技術合同交易額年均增長超過20%,達到0億元。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發現新的中微子振蕩;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神威藍光”千萬億次計算機成功應用;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研究取得突破;北斗導航系統建成并提供服務……我國取得了一批國際領先、振奮人心的重大成果。
“經過多年積累,我國逐步從跟隨者變為并行者,一些領域已有領跑能力,成為具有重要影響的科技大國和創新大國。”科技部部長萬鋼說。
科技支撐發展,創新引領未來。隨著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科技進步的貢獻率越來越高,從2001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1.7%,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凸顯——
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大型飛機……為了搶占未來國際科技競爭的制高點,我國實施了16個重大科技專項,加速推進了一些重大創新成果的成功應用和產業化,其中民口重大專項累計申請ZL4萬多項,制定標準幾千項。
我國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推動在水電裝備、高速列車、特高壓輸變電等方面居于世界前列。同時精密制造、清潔能源、信息安全、環境保護等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的開發應用,有力支撐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國家高新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明顯。2012年105個高新區的工業增加值占全國的14.5%。北京中關村示范區2012年總收入達到2.5萬億元,對北京GDP的增長貢獻率達到25%;上海張江示范區實現企業總收入達1.88萬億元,有效發明ZL占上海市的三分之二以上……
各地紛紛將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推動技術改造,為產業升級換代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各地涌現出一大批創新型科技企業和創新品牌,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科技產業聚集區。
各地科技型的中小企業不僅“鋪天蓋地”,而且“頂天立地”。如天津科技中小企業已經達到4700多家,占全市企業總數的20%,工業增長總產值占全市比重超過30%,收入過億元的“小巨人”企業達到2200多家。
科技創新還點亮了改善民生之路。從數字電視到半導體照明,從智能交通到防災減災,從重大新藥創制到食品安全……一批重大成果的推廣應用在服務百姓、改善民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斷提升公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此外,科技創新還更加著眼于應對未來發展的挑戰。為了應對老齡化、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我國強化了在醫療器械、服務機器人、廢棄物循環利用、風能、太陽能、可再生能源應用等方面的部署,進一步加快發展新型產業和新興服務業。
當前,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而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緊緊依靠創新驅動。必須看到,我國科技發展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科技政策和經濟政策相銜接的問題,如何提高企業原始創新能力,如何加強產學研合作機制等,亟待加快步伐,尋求新的突破。
近期,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公布,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將啟動。服務國家戰略、為國選才的“強基計劃”試點高校正陸續進行校考,將在7月5日后在提前批次開始前完成錄取。“強基計劃”將在提前批之前錄取清華、北大等高校......
近日,針對華南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多地遭遇暴雨洪澇災害,一些地方遭遇斷路斷網斷電極端情況,應急管理部持續加強大數據監測預警,統籌開展應急通信裝備預置備勤,深化演練拉動,強化科技賦能,著力提升汛期應急指揮通......
記者7月1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三部門組織開展“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行動實施時間為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據了解,行動將促進國家高新區、高校和企業優勢互......
7月3日,2024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舉辦,科技信息大數據成為與會者關注的熱點議題之一。會上,知識產權創新科技服務云平臺“八月瓜”宣布,其旗下“創新大腦”已收錄全球178個國家超過1.91億條專利......
7月3日,2024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舉辦,科技信息大數據成為與會者關注的熱點議題之一。會上,知識產權創新科技服務云平臺“八月瓜”宣布,其旗下“創新大腦”已收錄全球178個國家超過1.91億條專利......
記者2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標準委等四部門近日聯合發文提出,到2026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的聯動水平持續提升,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如何讓“科技之花”綻放得更絢麗?一份由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文件,首次明確了科技金融的“施工圖”。這份《關于扎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強......
根據《湖北省科技計劃(專項、基金)項目驗收管理辦法》《湖北省科技計劃(專項、基金)項目驗收工作規程(試行)》有關規定,經組織驗收,現將2024年第三批驗收完成的項目(共32項)予以公示。對公示內容如有......
根據《湖北省科技計劃(專項、基金)項目驗收管理辦法》《湖北省科技計劃(專項、基金)項目驗收工作規程(試行)》有關規定,經組織驗收,現將2024年第三批驗收完成的項目(共32項)予以公示。對公示內容如有......
——七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系統闡明了新形勢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