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王征研究組通過利用宏觀腦功能聯接圖譜中隱含的結構化信息,為研究腦影像學生物標記提供了一種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雜志《醫學成像》。
近年來,機器學習在人工智能、互聯網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解決生物醫學問題。機器學習分類算法不僅可辨別正常人和病人大腦網絡內在的、帶有判別信息的生物標記,也可以分析臨床精神類藥物和安慰劑對大腦活動干預的差別性生物標記。目前,研究判別性生物標記的方法仍主要采用傳統的機器學習算法,而這類通用型算法往往忽視了特定問題中所隱含的結構化信息,導致數據分類判別的靈敏性和特異性均不夠理想。
在研究員王征的指導下,博士后浦劍和阿里巴巴公司西雅圖數據中心王駿等,利用近年來對宏觀腦聯接圖譜的圖論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種最小化結構正則損失函數的方式,使得算法在求解過程中更加自動傾向于定位出具有特定結構的判別信息,同時過濾掉與生物噪音等相關的孤立特征。
研究團隊在計算機生成的模擬數據集上的測試算法得到的結果,明顯優于單變量統計檢驗、邏輯回歸以及隨機算法。同時,基于獼猴磁共振腦功能聯接圖譜數據,辨別了快速抗抑郁藥物氯胺酮和安慰劑對大腦功能網絡調控的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氯胺酮的抗抑郁機理。研究人員還應用此算法分析臨床重度強迫癥病人和正常對照人群的腦功能聯接圖譜,挖掘了與強迫癥病理相關的判別性神經環路特征,這將有助于推動磁共振影像學結果用于精神類疾病的臨床診斷。
在天津“先進醫用材料與醫療器械全國重點實驗室”,一支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科研團隊,正通過細胞培養和3D打印技術,讓肝臟、心臟等器官在培養皿中“生長”,為人類健康探索新路徑。在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
5月22日,在由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主辦的中國生物物種編目研討會上,《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5版》(以下簡稱2025版名錄)正式發布。該名錄首次收錄了中國蜻蜓和蚯蚓,填補這兩個動物類群的空白。《......
截至2025年5月16日13:12,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930965)強勢上漲2.02%,成分股三生制藥(01530)上漲9.96%,石藥集團(01093)上漲6.66%,科倫博泰生物-B(0......
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引起市場軒然大波,雖然白宮表示銅、藥品、半導體和木材等不適用“對等關稅”,但是市場的擔憂仍在蔓延。4月7日,醫藥領域多家上市公司通過擺事實、列數據,表示受關稅影響十分有限。恒瑞醫......
當名為“阿爾法折疊2”的人工智能(AI)模型實現對蛋白質復雜結構的預測,人們意識到:一場由算法驅動的科研革命已悄然降臨。實驗室的深夜,即使燈已熄滅,但AI智能體仍在無聲運轉,優化抗癌藥物的分子結構,分......
嚴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引發心臟驟停,進而導致猝死。發表在新一期《歐洲心臟病學雜志》上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動態心電圖數據,能夠提前兩周預測嚴重心律失常風險,預測準確率在70%以上。據介紹......
2025年4月9-10日,第6屆BIONNOVA生物醫藥創新者論壇暨展覽會誠邀新老朋友再次相約上海張江科學會堂,同筑新程!截至目前,7483位來自800多家企業和組織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領導與專家已確認......
各相關單位:生物樣本制備與分析檢測裝備之間的智能通信,是指在生物樣本的采集、制備、存儲、分析和檢測等關鍵環節中,通過先進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技術,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數據交換、協同作業和智能決策。隨著生物科技......
關于申報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榜掛帥(第二批)項目的通知蘇工信新材〔2025〕65號各設區市工信局、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各檢查分局:為加快我國生物醫用材料研制生產及應用進程,推進生物醫用材料上下游協同......
2月23日,記者從海南醫科大學獲悉,該校熱帶醫學院楊國靜教授團隊近日在國際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志》在線發表論文《中國被忽視熱帶病負擔估計的差異:真實世界數據與GBD2021的比較研究(20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