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作為構成人體組織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蛋白質的相互作用能產生許多效應,如形成特異底物作用通道、生成新的結合位點、失活、作用底物專一性和動力學變化等,細胞的代謝、信號傳導以及基因表達調控都與錯綜復雜的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密切相關。
蛋白質的三維空間結構對蛋白質相互作用和功能活動至關重要。但是,如何快速、準確地確定蛋白質三維空間結構,在生命科學領域一直是個難題,特別是對多蛋白復合物的結構進行預測、分析。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在《Science》發表了題為“Computed structures of core eukaryotic protein complexes”的文章,利用全蛋白質組氨基酸協同進化分析和基于深度學習的結構建模,對酵母蛋白質復合物的準確結構進行了系統識別和構建研究。研究人員使用人工智能程序AlphaFold 2和RoseTTAFold的組合對830萬對酵母蛋白配對進行多序列比對篩選,最終識別出了1505種可能的蛋白相互作用,并確定了106個全新的蛋白復合物以及806個全新蛋白質復合物結構。這些新的復合物擁有多達5個結構亞型,在真核生物細胞的幾乎所有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研究將基于深度學習的大規模結構建模的范圍從單體蛋白質擴展到蛋白質組合,研究中發現的眾多全新蛋白復合物及相應結構有助于進一步深入理解真核細胞生命過程,且為藥物研發奠定了基礎。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m4805
將高度互補的蛋白質組學技術專長與因美納行業領先的產品創新和全球市場影響力相結合為因美納在廣闊且持續增長的市場中實現增長奠定基礎自2021年末以來,因美納與SomaLogic即在蛋白質組學聯合開發方面開......
6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李樂成主持召開第十次中小企業圓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培育未來產業領域的中小企業,聽取企業情況介紹和意見建議。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單......
6月19日消息,國際頂級期刊《NatureMachineIntelligence》發表了阿里云AIforScience的研究成果LucaOne。這是業界首個聯合DNA、RNA、蛋白質的生物大模型。該大......
數字紅利不能成為數字霸權,智能革命不應導致智能鴻溝。堅持“智能向善”,才能讓人工智能真正成為造福人類的公共產品開源策略,超越了筑“小院高墻”、搞“三六九等”、分“遠近親疏”的做法,降低了研究、應用的門......
準噶爾盆地有著豐富的頁巖油資源,卻極難開采,業內形容為磨刀石里“榨油”,面對如此難啃的“硬骨頭”,如何拿下它?6月14日,在“天山對話:推動新疆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勘探......
人類能夠對自然界中的物體進行概念化,這一認知能力長期以來被視為人類智能的核心。當我們看到“狗”“汽車”或“蘋果”時,不僅能識別它們的物理特征(尺寸、顏色、形狀等),還能理解其功能、情感價值和文化意義—......
日本東京理科大學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具有極高顏色分辨能力的自供電人工突觸,其顏色識別能力已經非常接近人眼,標志著人們在計算機之“眼”研究領域邁出重要一步。相關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報告》上。人工智能......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昊博博士團隊合作,受邀撰寫了人工智能在催化劑設計與合成領域的Perspective評述文章,系統梳理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多相催化劑設......
5月30日,清華大學無穹書院、紫荊書院、自強書院、水木書院成立儀式暨書院院長聘任儀式在主樓接待廳舉行。這是清華大學堅持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內在活力,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把傳統工......
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不斷發展,如何讓其在“難”的問題上深入思考,而不是對所有問題“想個不停”?記者5月29日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該所聯合鵬城實驗室提出了一種高效推理策略AutoThink,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