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電力公司3月15日宣布,從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捕撈的大瀧六線魚體內檢測出每千克74萬貝克勒爾的放射性銫,創迄今為止該地區發現的魚類體內放射性銫濃度的最高值。這相當于日本政府規定的一般食品標準值(每千克100貝克勒爾)的7400倍。
這條大瀧六線魚是2月21日從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4號機組的取水口附近捕撈的,全長38厘米,重564克,是東京電力公司在捕撈銷毀港灣內魚類時發現的。食用1公斤這種魚,遭受的內部輻射量約為11毫希沃特,相當于照射了11至22次X射線胸部透視。
東京電力公司在港灣入口處的海底(水深約10米)設置了高約2米的漁網,以阻止生活在堆積有污染泥土的海底附近的魚類游到港灣外。
目前,在福島縣近海,除了對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試驗性捕撈外,其他魚類的捕撈已停止。
河南省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河南省規范整合康復、放射檢查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和2025年新增、取消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意見的公告。關于公開征求《河南省規范整合康復、放射檢查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和202......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4月7日表示,中方反對日方排放核污染水的立場從未變化,將繼續會同國際社會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等相關專業組織,敦促日方切實履行承諾,確保排海處于國際監督之下。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報......
近日,中國專家團隊前往日本福島近海,獨立采集了海水樣本,此舉是基于中日雙方達成的共識。根據此共識,日方同意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下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實施長期國際監測,并確保包括中國在內的利益攸關國可以獨......
近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同意對安徽皖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C6010、GC6100、GC6200型氣相色譜儀最終用戶使用活動實行豁免管理的復函。原文如下:安徽皖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你公司《關于含源......
近日,江蘇省無錫虹橋醫院放射影像科醫生朱成剛實名向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熱線400-800-0088反映,從去年開始,醫院系統內出現了一些根本沒在他們科室做過影像檢查的患者病歷,他們既沒在醫院拍過片子,也沒......
根據《放射工作人員健康要求及監護規范》(GBZ98—2020)所有放射工作人員在上崗前、離崗時、應急/事故照射時,都必須進行人外周血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分析;從2016年開始全區放射體檢機構陸續來內蒙疾......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工智能和遠程診療技術正逐漸嶄露頭角,它們的融合將對放射科領域帶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一趨勢,以揭示未來放射科的新面貌。一、人工智能在放射科的應用首先,人工智能在圖像識別與......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布消息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進行廢爐作業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內照射即人通過呼吸或其他方式令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質進入身體,射線會在人體內部直接作......
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約有134萬噸,2023年度將把約3.12萬噸核污染水分4次排放,每次約排放7800噸。根據東電計算,用海水稀釋過的核污染水將緩慢流過約1公里的隧道,約1000秒之后抵達大海。......
當地時間8月24日13時(北京時間12時)整,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啟動排海。日本計劃今年排放31200噸,整個排海工作預計持續30年。核污染水排放后,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海產品還能放心吃嗎?記者就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