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 截癱Charcot-Marie-Tooth病、軟弱,痛覺減低和位置覺障礙等,可使膝關節(其次是髖、踝、 脊柱等處)大為破壞是為此病的典型表現。脊髓空洞癥時最常累及的是肩和上肢。提示膝/踝神經病性關節病的證候是:關節積液、摩擦音和關節增大而疼痛相對輕微(但至后期疼痛亦可加劇)。糖尿病性關節病(圖1)時的神經病性關節病,是使病程久遠和有感覺神經病的患者,一或兩足發生無痛性腫脹。由于機械性原因,最常受累的是跗跖和跖趾關節。距骨、 跟骨、 踝關節和脛骨遠端也能發生破壞。放射線像上的特征是關節腔消失、硬化、反映碎片骨折的多發性不規則小體以及新骨形成等,骨髓炎時也能見到類似改變。二者鑒別可能很難,磁共振成像(MRI)可能有助。(焦磷酸鈣沉積病時也有與此相似而程度較輕的改變報告。)據認為,糖尿病時的早期改變是破骨細胞作用亢進引起的治療急性關節病,須立即減輕載重。試圖以各種矯形器材以使受累關節獲得穩定的作法,收效多不滿意,手術融合亦甚困難全膝/髖成形術可能有益。
1868年Charcot首先在神經梅毒患者中描述發現神經病性關節病及其與梅毒的聯系雖比它與糖尿病的聯系要早64年,但后者已超越梅毒,成為此癥的主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