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G-CoA還原酶抑制劑(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最廣泛的處方類藥物之一。最近有指南降低了他汀類藥物的脂質閾值,同時有充分證據表明,他汀類藥物在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腎臟疾病和遺傳脂質疾病方面的獲益,降低死亡率降低,近期已經建議降低了服用他汀類藥物的血脂閾值水平。重要是,他汀類藥物的使用與重大不良健康事件的風險無關。使用他汀類藥物可使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冠心病死亡減少15%,除了這項試驗,其他大部分獲益的試驗都以中年人為研究對象。然而,很少有試驗以記憶或認知功能作為主要結局事件。
患者擔心他汀類藥物會對認知產生潛在的危害,因此對服用他汀藥物持不信任態度。他汀類藥物導致的記憶和/或認知改變是他汀類藥物第二大常見的副作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基于既往病例要求對影響認知的他汀藥物發出警告。坊間病例也報告了多種副作用的發作和復發。相反,一些縱向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與認知能力、正常認知、認知功能受損或記憶力改變之間沒有不良影響。但既往的研究都存在局限性,包括測試簡單、對照組在觀察期間開始服用他汀類藥物、觀察期短等。因此,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以下研究。
研究回顧
為了研究他汀藥物與已知癡呆危險因素之間的作用,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對服用他汀藥物的老年人群進行了長達6年的隨訪研究,研究人員對記憶、和整體認知進行評估,并每隔兩年對其進行一次腦容量評估。本試驗是一項縱向前瞻性觀察研究。研究納入了1037例70~90歲的老年人,其中397例未服用過他汀藥物,642曾服用過他汀藥物,其中包括99例在觀察期內開始服用他汀藥物的老年人。結果指標包括記憶和整體認知(每2年進行一次神經心理測試)和一個亞組(n =526) 總腦、海馬和海馬旁體積(通過磁共振檢查)。
主要結果如下:
在6年的觀察時間內,使用他汀類藥物和未使用者在記憶力或整體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無差異。在觀察期間啟動他汀類藥物治療與減緩記憶衰退的速率有關。
探索性分析發現,他汀類藥物的使用與心臟疾病和載脂蛋白Eε4基因攜帶者的特定記憶測試性能的衰減下降有關。使用他汀類藥與非他汀類藥物使用者相比,兩者腦容量變化無明顯差異。
圖1 癡呆風險因素、認知功能與服用他汀類藥物的高血壓、心臟病患者、APOEε4基因攜帶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研究啟示
該研究結果提示,老年人服用他汀藥物與其記憶力、整體認知或腦容量的下降速率無關。在有癡呆風險的心臟病和ApoEε4基因攜帶者的人群中,他汀藥物對其具有保護作用。這項研究為那些擔心他汀類藥物對記憶和認知產生有害影響的患者提供了保障。
他汀類藥物在老年人群中的使用老年人在記憶力、全球認知能力或腦容量方面的加速下降無關。保護協會被發現的某些方面記憶測試那些癡呆的危險因素如心臟病和ApoEε4基因運輸。這項研究為那些擔心他汀類藥物對記憶和認知產生有害影響的消費者提供了保障。
這項研究調查了澳大利亞社區老年人他汀類藥物的使用,整體認知,以及6年以上記憶和整體認知的變化,以及2年以上的腦容量變化。據我們所知,這是目前研究老年人群他汀類藥物與記憶之間時間最長的觀察性隊列研究。利用目前可用的最佳統計模型,我們詢問了患者普遍持有的關于他汀類藥物與記憶力的副作用方面存在擔憂。但是本研究未找到支持這一觀點的證據。此外,沒有證據表明他汀類藥物的使用與整體認知或其他認知領域的進一步衰退有關。當使用或持續使用6年以上他汀藥物時,數據顯示與這一結果是一致的。
有趣的是,對于那些在6年內連續使用他汀類藥物的人來說,盡管這些參數的下降速度與從未使用過的人相似,但在記憶和整體認知方面的基線表現在統計學上顯著更高。與從未服用他汀類藥物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患有糖尿病的人罹患癡呆癥的風險高出三到五倍,但是服用他汀類藥物的糖尿病患者的體積下降較小,在某些特定的大腦區域,其減少的幅度較小。
6月26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院教授周智廣、肖揚團隊,聯合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科研團隊,開發出了適用于中國人群糖尿病分型診斷的1型糖尿病遺傳風險評分模型(以下簡稱C?GRS)......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郁金泰團隊聯合浙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和附屬第二醫院研究員袁長征團隊,首次提出基于人工智能構建的8類核心食物構成的最佳癡呆預防“MODERN膳食方案”,即機器學習輔助下的癡呆......
糖尿病患者,如何更快、更準確地診斷出他罹患的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即使是資深臨床醫生,在面對那些癥狀不典型、沒有檢測出胰島自身抗體的糖尿病患者,也很難第一時間做出準確判斷。這一現象在我國更突出,因為許......
記者6月30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麻類研究所南方特色作物遺傳育種創新團隊聯合多家單位,以柑橘資源為核心,開發出一種兼具抗感染與促再生功能的新型生物材料,為糖尿病難愈性創面治療提供了新方案。相關成......
記者從香港中文大學(簡稱“港中文”)醫學院了解到,該學院近日與英國埃克塞特大學、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針對華人群體的1型糖尿病基因風險評分(C-GRS),大幅提升糖尿病分類診斷的準......
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自1970年以來,美國因心臟病發作導致的死亡人數下降了近90%,但慢性心臟病引發的死亡卻顯著上升。6月25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
工業化與生活模式轉變加劇代謝性疾病負擔工業化與生活模式轉變導致代謝性疾病激增,預計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達7.84億,其并發癥糖尿病腎病(DKD)作為慢性腎病主因,通過高血糖驅動的代謝紊亂使終末期......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研究員王國成團隊聯合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孔亮團隊、常州大學趙曉兵團隊在《先進科學》發表最新研究。該研究針對糖尿病患者骨植入失敗率高的臨床難題,開發了新型納米限域......
癡呆通常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群的生活水平,而當中年時期出現相關癥狀時,往往難以識別。額顳葉癡呆(FTD)就是這樣一種60歲以下人群中最常見的癡呆類型。5月16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在FTD發......
運動不僅有益心臟,更能守護大腦健康。挪威科技大學與澳大利亞昆士蘭腦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即便只是少量的高強度體育鍛煉,也能對大腦產生積極影響,顯著降低認知能力下降和癡呆癥的風險。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