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頭癬在學齡兒童中常見,可有黃癬和膿癬。近年來,發現親人性皮膚癬菌(例如紫色毛癬菌)引起頭癬的病例逐漸增加。這類真菌常引起炎癥反應較輕,在肉眼下表現不明顯,因此很容易被忽略。診斷無明顯表現和不典型的病例主要依靠毛發和鱗屑使用傳統的10%KOH涂片直接鏡檢及真菌培養結果。缺少快速、可靠的確診方法,再加上非特異性的表現,這可能會導致診斷延遲或誤診。據報道,逗號狀和螺旋狀頭發是頭癬兩種特殊的皮膚鏡表現模式1,2。真菌直接熒光顯微鏡檢查可以確診。我們報道了一例通過皮膚鏡檢查和真菌熒光顯微鏡檢這兩種高效精確的診斷方法及時確診的頭癬病例。
病例報告
一個8歲中國女孩,因“頭皮瘙癢1+年”就診。其體重21Kg,既往病史無特殊。家里有一只寵物狗和一只寵物貓。皮膚科查體為頭頂可見豌豆大小的頭發脫失斑和散在的黑點(圖1)。皮膚鏡(中國,捷達,JD801D)檢查偏振光下可見許多短小卷曲的螺旋狀頭發(圖2)。取螺旋狀病發真菌熒光(真菌熒光檢測試劑盒,江蘇萊芙時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直接顯微鏡檢發現大量真菌孢子(圖3)。病發接種在SDA培養基中28℃培養30天后長出茂盛的紫紅色菌落(圖4)。菌落接種在PDA培養基中25℃培養14天,再挑取適量菌落行真菌熒光顯微鏡見,可見許多分支不規則的菌絲,并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厚壁孢子(圖5)。根據皮膚鏡檢查、真菌熒光顯微鏡檢和真菌培養診斷該女孩為紫色毛癬菌所致的頭癬。給予口服伊曲康唑(純牛奶送服)100mg 每天一次、2%酮康唑洗劑洗頭后外用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等聯合治療。8周后患兒病情明顯改善,螺旋狀頭發消失。一年后隨訪無復發(圖6)。
討論
先前的研究推測螺旋狀頭發的形成是由于紫色毛癬菌引起的毛干不對稱損傷和鱗屑覆蓋引起的外部阻力共同導致的3。皮膚鏡檢查是一種可用于識別肉眼不易觀察皮膚精細結構和顏色的診斷工具。其可作為一種快速無創、可靠和廉價的方法幫助診斷頭癬。真菌熒光顯微鏡檢查易于操作且及時,可通過對真菌細胞壁進行特異性染色來準確識別真菌感染。因此,其可顯著提高兒童這一特殊人群的真菌鏡檢陽性率,以便快速診斷后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