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2-03-09 12:00 原文鏈接: 電解法導電的性質與溶解度的關系

      能導電的不一定是電解質判斷某化合物是否是電解質,不能只憑它在水溶液中導電與否,還需要進一步考察其 晶體結構和 化學鍵的性質等因素。例如,判斷 硫酸鋇、碳酸鈣和氫氧化鐵是否為電解質。硫酸鋇難溶于水(20 ℃時在水中的溶解度為2.4×10-4 g),溶液中離子濃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導電,似乎為非電解質。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鋇卻幾乎完全電離(20 ℃時硫酸鋇 飽和溶液的 電離度為97.5%)。因此,硫酸鋇是電解質。碳酸鈣和硫酸鋇具有相類似的情況,也是電解質。從結構看,對其他難溶鹽,只要是離子型化合物或強極性共價型化合物,盡管難溶,也是電解質。

      氫氧化鐵的情況則比較復雜,Fe3+與OH-之間的化學鍵帶有共價性質,它的溶解度比硫酸鋇還要小(20 ℃時在水中的溶解度為9.8×10-5 g);而落于水的部分,其中少部分又有可能形成 膠體,其余亦能電離成離子。但氫氧化鐵也是電解質。

      判斷氧化物是否為電解質,也要作具體分析。非 金屬氧化物,如SO2、SO3、P2O5、 CO2等,它們是共價型化合物,液態時不導電,所以不是電解質。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導電,但也不是電解質。因為這些氧化物與水反應生成了新的能導電的物質,溶液中導電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電離,而它和水反應,生成 亞硫酸,亞硫酸為電解質。金屬氧化物,如 Na2O,MgO,CaO,Al2O3等是離子化合物,它們在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因此是電解質。 需要注意的是,氯化鋁(AlCl3)是電解質,但是是 共價化合物而不是離子化合物。

      可見,電解質包括離子型或強極性共價型化合物;非電解質包括弱極性或非極性共價型化合物。電解質水溶液能夠導電,是因電解質可以 離解成離子。至于物質在水中能否電離,是由其結構決定的。因此,由物質結構識別電解質與非電解質是問題的本質。

      另外,有些能導電的物質,如銅、鋁等不是電解質。因它們并不是能導電的化合物,而是單質,不符合電解質的定義。

      電解質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例如酸、堿和鹽等。凡在上述情況下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例如蔗糖、酒精等。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