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0-08-18 11:06 原文鏈接: 用蝕斑試驗測定病毒貯液的滴度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空斑形成單位 (plaque forming units, PFUs)試驗,是將不同稀釋倍數的動物病毒與平鋪于平板表面的宿主細胞混合,當病毒顆粒在一大片宿主細胞上引發感染時,會造成細胞被溶解而形成空斑,每個空斑系由一個病毒顆粒所造成,計算空斑數目再乘以稀釋倍數,即可得知原來的病毒感染單位的濃度。

    病毒空斑(又叫蝕斑)如同噬菌體的噬斑,一個空斑為一個病毒體的繁殖后代品系。在細胞培養中做空斑是一種較精確地測定病毒感染力的方法,將病毒各稀釋度種入單層細胞瓶,吸附1 h 后,在單層細胞上覆以營養瓊脂培養基,病毒在細胞中繁殖使細胞死亡。但由于瓊脂的限制只能感染鄰近的細胞,形成「空斑」的退化細胞區,經中性紅活細胞染料著色后,活細胞顯紅色,而空斑區細胞已退化不著色,形成不染色區域。凡是能在細胞培養物中產生細胞病變效應 (Cytopathic Effect, CPE) 的病毒都可采用空斑技術來測定其滴度。

    實驗材料 病毒

    試劑、試劑盒 臺盼藍

    儀器、耗材 培養皿培養箱

    實驗步驟

    1. 用含10%胎牛血清的完全培養液稀釋處于指數生長期的Sf9細胞至約5×106細胞/ml。在蝕斑試驗之前幾小時,以兩個不同的密度將細胞種于60 mm 組織培養皿中。病毒毒種貯液的每--稀釋度均設復孔,于27℃培養。

    2. 如下用無血清完全培養液制成5 ml 的病毒貯液的系列稀釋液:

    (1)純病毒毒種貯液:10-6、10-7、10-8稀釋

    (2)轉染上清:10-4、10-5和10-6稀釋

    (3)單個蝕斑:10-1、10-2和10-3稀釋

    3. 用一根滅菌巴斯德吸管小心從細胞中吸去培養液。每一稀釋度的病毒均加1 ml 至各復孔中,于室溫或27℃溫育1 h,間斷搖動以保證病毒和覆蓋在細胞上的培養液均勻分布。

    4. 溫育30 min 后,準備瓊脂糖頂層覆蓋物。

    5. 用一根滅菌巴斯德吸管吸去病毒上清液,加入4 ml 瓊脂糖覆蓋物,讓瓊脂糖于室溫固化10~20 min 。用Parafilm 膜封住毎個平板(以防干涸),于27℃ 培養4~8天。

    6. 在蝕斑形成較好而且裸眼容易看出的培養皿上,計數系列中的每一稀釋度形成的燭斑數,計算病毒滴度。

    7. 如果裸眼辨別蝕斑時遇到困難,則用臺盼藍染色。準備臺盼藍覆蓋物,傾覆1 ml 至培養了3~5天、蝕斑形成較好的培養皿中。于27℃過夜溫育培養皿,讓染料擴散進入死細胞。計數藍色蝕斑的數目并確定病毒滴度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