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樁化工企業狀告當地環保部門的新聞引起業界和社會廣泛關注。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到5月,陜西某地環保部門向一家化工企業開出累計1580萬元的“天價”環保罰單;6月10日,這家企業反將環保局告上法院,當地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立案,目前案件正在審理之中。
或許在一些人看來,這家化企不是吃了豹子膽,就是屬于無理取鬧。但筆者卻認為,不管最終官司如何判決,企業通過法律途徑為自身辯護無可厚非,是法治思維的體現,值得肯定。透過這起環保司法案例,化工企業可以從中得到三點有益的啟示。
其一,依法依規辦企業是規避“官司”的根本途徑。從媒體披露的“案情”來看,這家化工企業不排除在環保方面確實存在問題的可能。據當地環保部門的監察通知稱,該企業主要存在包括項目建設主體與《環境影響報告書》存在重大變更,未依法取得項目變更情況批復;未依法取得試生產批復,擅自開工違法生產;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衛生防護距離內的居民未進行搬遷等9個方面的環境違法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屬實,說明這家企業在較長的時間內存在一些違法違規行為。
其二,以司法程序解決糾紛是維護權益的最好形式。這家化工企業將環保部門告上法庭,通過法律途徑來表達自己的“委屈”和“冤情”。比如這家企業上訴的理由就包括五個方面:當地環保部門處罰存在“行政行為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違反法定程序、濫用職權、行為明顯不當”五大問題,因而請求法院撤銷相關處罰。其中,對有關新環保法中按日計罰程序如何實際操作成為起訴焦點。筆者不是法律專家,對企業提出的上述理由能否成立不敢妄加置評,相信法院最終會有一個公正的判決;但卻要為這家化工企業通過法律途徑向當地環保部門“討說法”點一個贊。這是因為,此前的確也發生過一些執法部門任性執法的現象,比如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抓住一點,或平時對企業存在的各種問題不提醒、不規勸、不監管,一出手就往死里整等等。如果企業因此而委曲求全,不敢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不僅企業利益受損,還會助長少數執法部門的不當執法。當然,如果法院依法審理的結果是企業敗訴,企業可以從中加深對依法治企的理解,對今后依法依規辦企業同樣大有裨益。
其三,應對史上最嚴環保法的關鍵是學好這部法律。據媒體報道,陜西這家化工企業狀告環保局的最大異議是“按日計罰”,當地環保部門以“按日計罰”相關條款對這家企業開據了“天價罰單”,也是新環保法實施以來第一筆最大罰單,企業難以理解自在情理之中。其實,據筆者觀察,不少化工企業對新環保法的學習和宣傳并不到位,比如對“按日計罰”就理解就不夠深刻。因此,化工企業一定要把學習新環保法的內容弄通弄懂,用法律規范企業的環保工作。
近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石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宣傳習近平......
近日,財政部集中下達2024年多項生態環保相關資金預算,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農村環境整治等,預算分別為109億、87億、41.065億、20億。2024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
標準是行業發展、產品升級的重要牽引。近日,省市場監管局、省發改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的《河北省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方案》明確,加快制修訂節能降碳、環保、循環經濟等領域標準,推動更多產......
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同意阿科瑪(常熟)氟化工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2024年度含氫氯氟烴和氫氟碳化物生產配額調整的復函。阿科瑪(常熟)氟化工有限公司,阿科瑪(常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中化藍天氟材料有限公司......
6月3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原告青海某化工有限公司與被告某環保科技公司、被告某低碳科技公司、第三人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碳排放權交易糾紛兩案,案件涉及核證自愿減排量(以下簡稱CCER......
國知發保字〔2024〕1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知識產權局、司法廳(局):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優化協作配合機制,強化......
4月27日,我國第一個以大學生環保社團命名的公益基金在北京林業大學宣告設立。這項基金名為山諾生態文明基金,以該校堅持了30年的環保學生社團“山諾會”命名,旨在資助開展與生態文明相關的公益項目,支持包括......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安徽省太和縣淙祥現代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淙祥等全國人大代表向大會聯合提交了《關于逐步放開禁燒秸稈,發展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的建議》,提出在堅持環保原則的同時,應逐步放開秸稈禁燒政策......
10萬噸有色冶煉廢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化驗室、實驗室設備及配套設施采購項目計劃公示項目名稱:10萬噸有色冶煉廢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化驗室、實驗室設備及配套設施采購項目項目規模:采購化驗室、實驗室設備及......
12月28日,由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辦、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承辦的《2023中國制造強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