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糊精分子具有略呈錐形的中空圓筒立體環狀結構,在其空洞結構中,外側上端(較大開口端)由C2和C3的仲羥基構成,下端(較小開口端)由C6的伯羥基構成,具有親水性,而空腔內由于受到C-H鍵的屏蔽作用形成了疏水區。既無還原端也無非還原端,沒有還原性;在堿性介質中很穩定,但強酸可以使之裂解;只能被α-淀粉酶水解而不能被β- 淀粉酶水解,對酸及一般淀粉酶的耐受性比直鏈淀粉強;在水溶液及醇水溶液中,能很好地結晶;無固定熔點,加熱到約200℃開始分解,有較好的熱穩定性;無吸濕性,但容易形成各種穩定的水合物;它的疏水性空洞內可嵌入各種有機化合物,形成包接復合物,并改變被包絡物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可以在環糊精分子上交鏈許多官能團或將環糊精交鏈于聚合物上,進行化學改性或者以環糊精為單體進行聚合。
環糊精
由于環糊精的外緣(Rim)親水而內腔(Cavity)疏水,因而它能夠像酶一樣提供一個疏水的結合部位,作為主體(Host)包絡各種適當的客體(Guest),如有機分子、無機離子以及氣體分子等。其內腔疏水而外部親水的特性使其可依據范德華力、疏水相互作用力、主客體分子間的匹配作用等與許多有機和無機分子形成包合物及分子組裝體系,成為化學和化工研究者感興趣的研究對象。這種選擇性的包絡作用即通常所說的分子識別,其結果是形成主客體包絡物(Host-Guest Complex)。環糊精是迄今所發現的類似于酶的理想宿主分子,并且其本身就有酶模型的特性。因此,在催化、分離、食品以及藥物等領域中,環糊精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和廣泛應用。由于環糊精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包結能力,改變環糊精的理化特性已成為化學修飾環糊精的重要目的之一。
環糊精的復合物存在于天然,也可以人工合成。工業上,不少染料都是以環糊精作基體;而不少有醫療功效的藥用植物,如蘆薈,都含有環糊精復合物。例如蘆薈的凝膠當中的環糊精復合物,有消炎、消腫、止痛、止癢及抑制細菌生長的效用,可作天然的治傷藥用。此外,利用環糊精的環糊精法是生產雙氧水的最佳方法。
結構:多個分子以α-1,4-糖苷鍵首尾相連而成。在空間呈螺旋狀結構。
α、β、γ-環糊精分別是6、7、8個D(+)-吡喃型葡萄糖組成的環狀低聚物,其分子呈上寬下窄、兩端開口、中空的筒狀物,腔內部呈相對疏水性,而所有羥基則在分子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