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改變生活的“速度擔當”高鐵,到方便出行的共享單車摩拜;從當下正熱的VR技術,到布局戰略前沿的人工智能;從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到新的科技計劃體系初步建立,就連給網友推薦的書單,也都和科技創新、國家治理息息相關……
在和媒體一個多小時的暢聊中,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談論的主題,始終不離“科技”和“創新”。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寫就濃墨重彩的一筆。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吹響進軍世界科技強國的集結號,《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系統部署創新驅動發展路線圖,科技體制改革全面發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制度體系初步建成,“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科技創新有力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當前科技體制改革的主體架構已經確立,各項政策制度逐步細化完善,科技改革發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2月21日,面對多家媒體采訪,王志剛認為科技改革“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科技改革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備受公眾關注的科技成果轉化,在這一年中更腳踏實地。國務院印發《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國辦出臺《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這與2015年修訂發布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共同形成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三部曲”。
“我國已初步形成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制度體系,有效破除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體制機制性障礙。”王志剛說,科技成果轉化實際是激勵科研人員積極創新,通過創新實現自己的追求和價值,使科研人員在科研活動和科研成果收益方面都有獲得感。
“將科技成果處置、收益、分配權下放給單位,成果主要完成人獲得不低于凈收入50%的收益。三部曲中規定的成果轉化所得,和當今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政策激勵強度是最高的之一。”王志剛舉例說,再如去年10月頒布的《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統籌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及創新鏈,打造構建知識創造價值、價值創造者獲得合理回報的良性循環,接下來將加強宣傳、制定細則。
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基本建成,新的科技計劃體系和項目形成機制初步建立,根據科技計劃管理流程建立全程“嵌入式”的新型科技監督和評估體系。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在全速推進。
關于科研項目和經費使用問題,王志剛說,去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意在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權,不僅提高間接費用和績效支出比例,簡化預算編制、明確勞務費開支范圍,規范橫向經費管理方式,并對高校、科研院所在差旅會議、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等方面授權。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科技創新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以從培育壯大新動能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兩端發力’。培育新動能是破解問題的關鍵結合點。”王志剛表示,要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切實解決高新技術產業存在的問題;借助“互聯網+”等新技術帶動傳統產業全面改造升級,讓“放管服”改革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先手棋”。
理想中的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是什么樣?針對記者提問,王志剛說,科體改革還是圍繞人來進行,這個“人”指的是科技人員、科研機構、科研管理人員和企業家。“讓所有愿意創新、投身科研活動的人,能得到規則公平、機會公平的服務,這是改革的初衷。”
雖然科技人員的獲得感在不斷加強,積極性在持續提升,在王志剛看來,還有不少問題待解決。“對從要素、投入和成本驅動到創新驅動的規律,認識是不是到位、把握得準不準?我們的政策法規,是不是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要求?我們的宣傳是不是把政策送到了每位想創新的人身邊?”
過去一年間,新政策紅包密集發出,仍有不少科研人員直言獲得感不強。王志剛透露,2017年科技體制改革將緊盯“落實”和“擔當”。“把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他說,科技體制改革要著重抓好統籌協調、重點突破、試點示范、督察評估、宣傳引導,“講好改革故事,回應群眾關切,正確引導社會預期,為深化改革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王志剛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一些科研人員甚至科研院所領導對新出臺的文件不太清楚,有些院所領導還心存疑慮,不敢擔當。他強調:“下一步要加大政策的宣傳解讀力度,抓改革落地落實,要強化擔當意識,特別是基層單位要敢于負責,打通改革落地最后一公里。同時,也要建立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創新、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寬容失誤,掃除基層單位擔當的后顧之憂。”王志剛透露,審計署和最高檢已經出臺相關意見,對改革創新的容錯糾錯機制做出明確政策規定,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著名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鐘秉林于2024年4月7日辭世,享年73歲。鐘秉林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擔任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中國教育......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遴選確定首批啟航企業、深化精準考核……今年是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近日相關部門接連部署,釋放出改革全力攻堅的信號,相關重點任務獲得明確。其中,上市公司......
官方發布指令,全面展開對大型醫療設備采購成本與定價的嚴格審查行動!近日,新疆自治區衛健委發布了《關于做好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使用監管核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標志著新一輪大型設備檢查正式啟動......
據報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月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運行有關情況。自2019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成立以來,截至2023年12月31......
2月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2024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為今年的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方向。該《清單》圍繞12個方面,部署了302項重點任務,旨在推動北京市的全面發展。在科技領域,《清單》提......
《北京市促進創業帶動就業行動計劃(2024-2026年)》(簡稱《行動計劃》)近日印發。北京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實現覆蓋創業不同階段和重點要素的創業工作格局。重點實現的工作目標包括:年均新增參保創業單位......
績點,素來被大學生視為校園里的“硬通貨”,但部分學生“為績點而內卷”的現象,也一度引發教育界擔憂。日前,北京大學一則績點改革消息在網絡刷屏。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以下簡稱生科院)從2022年春季學期開......
12月25日,全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
一套智能產線,不僅幫企業提升了25%的生產效率,也成為南京工業大學教師方成剛晉升職稱的重要砝碼;一直沒有職稱的科研人員郭欣政,憑借扎實的學術造詣,通過“綠色通道”被直接認定為正高級職稱……如今在江蘇,......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RF)的合作協議,雙方共同資助中韓兩國科研人員在科學研究基礎上開展的合作交流與雙邊研討會項目。一、項目說明(一)項目類型。包括合作交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