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酶體熒光探針
溶酶體為單層膜蛋白包圍的內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體。溶酶體中含有多種酶,如糖苷酶、酸性磷酸酶、彈性蛋白酶、組織蛋白酶等等,是物質代謝的場所。
弱堿性胺選擇性聚集在胞內低pH值的小室中,可用于研究溶酶體的生物合成和發病機理。其中最常用的就是DAMP,它不發熒光,需要和抗DNP的抗體共同使用,來觀察染色模式。中性紅、吖啶橙等熒光探針也常用于酸性細胞器的染色,不過它們缺乏特異性。
LysoTracker探針就是Invitrogen開發的向酸性熒光探針,用于標記和追蹤活細胞中的酸性細胞器。這些探針有幾個重要的特征:對酸性細胞器的高選擇性,在納摩爾濃度下能對活細胞有效標記。而且,LysoTracker探針有幾種不同的顏色,適合多色標記。
LysoTracker探針是細胞膜通透性的,一般聚集在球形的細胞器中。研究人員發現探針在極低濃度(~50 nM)下選擇性最佳。此外,較大的酸性細胞器在LysoTracker Red DND-99染色后,經過甲醛固定仍保留其染色模式。
對于那些想研究溶酶體生物發生動力學的研究人員來說,LysoSensor探針可謂量身定做。
LysoSensor染料是向酸性的探針,由于質子化作用聚集在酸性細胞器中。質子化也緩解了染料的熒光淬滅,使熒光強度增加。因此,LysoSensor在酸化的環境中表現出pH依賴的熒光強度增加,而LysoTracker探針的熒光則沒有明顯變化。
Invitrogen提供了5種LysoSensor試劑,pKa不同,顏色各異。LysoSensor Blue
DND-167和LysoSensor Green DND-189的pKa值很低,處于酸性環境中才會發出熒光,而LysoSensor Green
DND-153在中性pH下就發出很強的熒光。LysoSensor Yellow/Blue
DND-160很特別,具有雙激發和雙發射峰,是pH依賴的。在酸性細胞器中,它主要發黃色熒光,而在弱酸性細胞器中,熒光則為藍色。LysoSensor
Yellow/Blue DND-160曾與fluo-3 AM共用,來同時測量兔胃腺中H+
和Ca2+,以確定類膽堿和cAMP依賴通路激活后胃酸分泌的動力學。
除了上面這些傳統的熒光探針,Invitrogen的Organelle Lights?熒光蛋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Organelle Lights是即用型的熒光蛋白載體,融合了信號肽,能將表達的熒光蛋白定位到亞細胞器中,如核、質膜、內質網、高爾基體和過氧化物酶體等等。顏色有青、綠、橙、紅幾種。它通過改造的可用于哺乳動物細胞的桿狀病毒(BacMam virus)將熒光蛋白導入胞內,不僅安全,而且適合多種細胞類型,包括原代細胞和神經細胞。你只需要將試劑加到細胞中就行了,既不需要轉染,也不需要對細胞做任何處理,用起來相當方便。
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宏團隊在自噬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研究發現了自噬關鍵蛋白ATG-9通過調控磷脂翻轉酶活性以促進受損溶酶體修復的分子機制。這一發現為溶酶體功能障礙相關疾病的治療提供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徐兆超、副研究員喬慶龍團隊提出基于氮雜環丁烷甲酰胺的熒光配體偶聯策略,在同一分子框架內一體化實現了熒光探針亮度提升以及與靶向配體多樣性偶聯,為活細胞超分辨熒光成......
溶酶體是細胞內的單層膜囊泡狀細胞器。有研究發現,溶酶體是關鍵的細胞活動和信號轉導的樞紐。溶酶體的穩態失衡介導退行性疾病、溶酶體貯積癥、惡性腫瘤等疾病的發生發展,是開發新治療策略的切入點。自噬是細胞的保......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喬慶龍和研究員徐兆超團隊發展了組裝介導的細胞膜緩沖熒光探針,實現了對細胞質膜的長時間穩定標記和超分辨動態熒光成像,觀察到了質膜絲狀偽足的動態運動和細胞外囊泡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喬慶龍和徐兆超研究員團隊發展了能夠與RNA特異性可逆結合,在活細胞內對細胞核核仁穩定成像的“緩沖熒光探針”Nu-AN,實現了對核仁動態輪廓的成像,并通過活細胞......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王福教授團隊在《配位化學評論》期刊上發表了題為《內源性分子靶向的熒光探針用于鐵死亡可視化:目前的進展和未來展望》的綜述論文。醫學部基礎醫學院青年教師舒文杰和醫學部大三......
近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子刊NatureAging上發表了題為:Tubularlysosomeinductioncouplesanimalstarvationtohealthy......
利用熒光探針監測微環境在細胞成像、疾病診斷、材料缺陷跟蹤和高分辨傳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多數熒光分子只能檢測微環境中的一種或幾種分析物或物理參數,極大地限制了它們在動態復雜微環境中的應用。開發......
近日,廣州大學大灣區環境研究院王平山教授團隊的謝廷正教授在超分子材料領域取得進展,發現一種可循環利用的新型特異性識別甲醛的超分子熒光探針。該研究提供了一種對甲醛進行有效視覺檢測和可逆吸收的新方法,可應......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2年“十四五”重大項目立項信息。由云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崇林牽頭,云南大學、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武漢大學、首都醫科大學4家單位聯合申報的“溶酶體穩態調控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