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妥昔單抗(Cetuximab),在市面上銷售也叫做愛必妥(Erbitux),是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一種關鍵治療藥物。然而,在一些病人中,癌癥仍然會復發,從而縮短了總體生存期。
近期,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一項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釋為什么有時患者會對這種療法發展出耐藥性。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十一月十六日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對于“稱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關鍵蛋白是如何被調節從而導致耐藥性的”,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本文通訊作者是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洪明奇教授(Mien-Chie Hung)。洪明奇教授2002年獲選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是美洲華人生物科學會(SCBA)的發起者之一和原主席、Cancer Cell雜志發起人、世界著名的腫瘤學權威。主要研究腫瘤機制及靶向治療,是EGFR(HER2/neu)的主要發現者之一。已發表SCI論文400余篇,其中Science、Cell和Nature 及子刊通訊作者30余篇。
洪教授指出:“我們這項研究,調查了細胞外甲基化在EGFR信號轉導中的作用,并意外地發現了關于‘EGFR如何促使癌細胞抵抗西妥昔單抗治療’的新信息。”
甲基化是一種蛋白質的化學修飾過程。當EGFR表達異常時,可能導致細胞的變化,包括失控的細胞生長、細胞死亡減少、腫瘤的形成和轉移。洪教授的研究小組發現,在小鼠中,甲基化有缺陷的EGFR可減緩腫瘤生長。
洪教授說:“更重要的是,我們發現,增加的EGFR甲基化,可導致西妥昔單抗耐藥性介導的腫瘤細胞生長。這與西妥昔單抗治療后結直腸癌患者中觀察到的較差臨床預后、高復發率有關。”
這項研究表明,EGFR甲基化是由PRMT1介導的,PRMT是一個蛋白質,參與各種各樣的遺傳過程,包括基因轉錄、DNA修復和信號轉導。
洪教授說:“即使存在西妥昔單抗的情況下,EGFR甲基化也能維持信號活動及細胞增殖。這一數據表明,這種特異性的甲基化作用,在對EGFR功能和西妥昔單抗治療耐藥性的調節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記者10月6日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棉花遺傳改良團隊開發出基于CRISPR/dCas13(Rx)的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先進科學》雜志。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
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修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改變染色質的結構、DNA的穩定性以及DNA和蛋白質的結合程度調控基因表達。在植物DNA甲基化的建立和維持過程中,植物特有的RNA聚合酶V(PolV)通......
植物是復雜的生物系統。植物體內基因的表達受到多種水平的調控,如轉錄水平、轉錄后水平、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等,從而對基因表達進行精密高效的調控。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張勁松研究組篩選OsEI......
時間如梭,衰老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規律,但衰老的步伐并非一成不變——即使在同齡人之間,生理功能的衰退和器官老化的程度也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性說明個體的生物學年齡,即生理狀態所反映的年齡,可能與其實際年......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石建濤,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教授方海,在《基因組研究》(GenomeResearch)上,在線發表了題為ADNAmethylationhaplot......
微藻在全球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固定及初級生產力中貢獻卓著,是頗有前景的合成生物學底盤細胞。為了探索工業固碳產油微藻的表觀遺傳機制和生理作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研究中心以海洋微擬球藻......
9月14日,《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石建濤組完成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DNAmethylationprofilingtode......
自閉癥(ASD)和精神分裂癥(SCZ)是常見的慢性精神疾病,在行為、遺傳學和神經病理學等方面存在相當多的重疊特征,提示自閉癥和精神分裂癥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經發病機制。衰老與表觀遺傳效應的動態變化密切相關......
衰老,是一個復雜、多階段、漸進的過程,發生在生命的整個過程。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體的器官、肌肉會逐漸衰老,一些疾病也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包括癌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DNA甲基化,是一種DNA上的......
“新冠疫情早期,我們就研發出了核酸檢測試劑,可以確定誰被感染、誰需要隔離和治療。但遺憾的是,人類有很多種嚴重疾病,例如癌癥,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像新冠核酸檢測這樣簡單的方法,甄別誰容易得或者要得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