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給教育部所發反對瀘州醫學院更名的函。
瀘州醫學院官網已改名為“四川醫科大學”。
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發函同意瀘州醫學院改名“四川醫科大學”。這一更名引起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海內外老校友的反對。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前身為“華西醫科大學”,再往前的名字為“四川醫學院”,簡稱“川醫”。瀘州醫學院改名后的簡稱與此相似,故“川醫”老校友認為這會搶走“川醫”的名頭,侵犯了母校的權益。
6月9日,四川大學也正式向教育部發函,表態“不同意瀘州醫學院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四川大學校長辦公室有關負責人還透露,校方如今“已正式向教育部提起行政復議”。
南都記者獲得了一份《四川大學關于不同意瀘州醫學院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的函》(川大校[2015]13號),此為四川大學常務副校長李虹6月9日簽發的內部文件,發往教育部。四川大學校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確認了該文件的真實性。
該文件指出,2014年4月21日,四川大學收到了《關于懇請四川大學為瀘州醫學院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給予證明函》(瀘醫院函[2014]9號),2014年5月27日,四川大學校務會對瀘州醫學院更名問題進行了研究,明確做出了“不同意給予瀘州醫學院證明”的決定,并專門給瀘州醫學院回函表明立場,同時將回函抄送給四川省教育廳。
在這份文件中,四川大學解釋了反對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四川醫科大學”的簡稱易與華西醫科大學(2000年9月已并入四川大學)歷史曾用名“四川醫學院”的簡稱“川醫”混淆,而“川醫”是社會對華西的公認品牌,更名后可能導致社會公眾產生四川大學沒有醫學學科的誤解。“瀘州醫學院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對四川大學及其醫學學科造成了嚴重的消極影響,對四川大學海外醫學校友的學歷認定和執業等帶來巨大影響,也會對四川人民群眾醫療衛生服務方面的信息交流帶來很大混亂和不便。”
四川大學認為,瀘州醫學院更名帶來的混亂將直接損害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直接動搖四川大學合校15年來的成果和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四川大學懇請教育部在瀘州醫學院更名問題上能夠認真傾聽四川大學廣大師生及四川大學海內外校友的意見,做出更謹慎的決定。”
四川大學校長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此前是海內外校友反對,后經校方主要領導討論,認為校友們的要求是合理妥當的,同時還向華西醫學中心的領導和師生征求了意見,他們也一致表示反對瀘州醫學院的更名,故四川大學才正式向教育部和四川省政府去函表態。
該負責人稱,2000年華西醫科大學并入四川大學以后,其原有品牌形象、資產等的維護均由四川大學主導,瀘州醫學院的更名涉嫌侵權,四川大學正是此次事件中的第三方。該負責人透露,四川大學“已正式向教育部提起行政復議”,且在積極與四川省委省政府協商。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曾經歷多次更名:1910年建校時的名字是“華西協和大學”;1949年改名“華西大學”;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華西大學與其他院校合并后,改稱“四川醫學院”,“川醫”的叫法從此開始;1985年,又改名“華西醫科大學”;2000年,與四川大學合并,有了現在的名字。
老“川醫”的校友們認為,瀘州醫學院此次改名屬鳩占鵲巢,會損害老“川醫”的學校名譽。除此之外,校友特別是海外校友的實際利益也受到影響。
據介紹,在國外,培訓完的醫生若需換教學單位或者申請到新醫院工作,都需要提供原醫學院證明和成績單。這所大學的頻繁更名,已嚴重影響到校友,尤其是畢業證上寫著“四川醫學院”的那32屆醫生。
紐約一位“川醫”校友稱,需要學歷認證時,他只能讓家屬帶著證件回四川大學辦理相關手續。該校友前不久在紐約經歷了一場官司,法官問起大學校名,他畢業證上的“四川醫學院”在互聯網中已無驗證信息,還被誤會是假學歷。他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個工作機會,也因為學歷認證難失去了。該校友跟國外的諸多校友都認為,如果瀘州醫學院改名成功,以后就更難向外國人解釋學歷的問題,所以海外的校友首先表示反對,國內的校友也紛紛跟進。
爭議的另一方瀘州醫學院,始建于1951年,此前也多次更名:其前身是西南區川南醫士學校,1959年升格為瀘州醫學專科學校,1978年升格并更名為瀘州醫學院,直到2015年4月經教育部同意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
在回復媒體更名相關問題時,該校稱在四川省歷史上從未有任何學校使用和注冊過“四川醫科大學”這一名稱,其完全符合國家高校設置和《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命名原則。該校強調,自己的更名被四川省列入了全省“高校設置十二五規劃”,是經自己申請,四川省政府組織專家考察,并同意上報教育部,最后才得到批準的。該校認為,更名是促進川滇黔渝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有利于學校在更高平臺上匯聚更多優秀人才,有利于學校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公開報道顯示,2014年5月,瀘州市委還專門成立了“推進瀘州醫學院新區建設和更名工作領導小組”,市委書記蔣輔義親任組長。
更名后,該校的院系設置由2014年的17個二級院系、20個本科專業,調整為12個院部、25個本科專業。截至2015年5月,該校今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數比去年增長了82%。
諸多老“川醫”的校友認為,更名就是為了招收更多學生,以獲取更多的教育資源。一位國內校友稱,每個大學事實上都有類似爭取更多資源的訴求,靠自己努力無可厚非,“但不能損害到別人的利益啊,特別像我們‘川醫’這種老牌名校,需要更多保護”。
教育部日前就此事回應,2014年四川省政府向教育部行文,申請將瀘州醫學院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四川省主要是根據四川高等教育布局結構調整的總體規劃和要求,從加快培養高層次高素質醫藥衛生人才,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和醫療服務需求,更好地服務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出發,考慮將瀘州醫學院建設成為區域性醫科大學。
教育部指出,瀘州醫學院是四川省屬高校,四川省政府提出將其改名為四川醫科大學,符合《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政策的精神。“同時,‘四川醫科大學’校名歷史上未曾使用過,且與‘四川醫學院’和‘華西醫科大學’的名稱存在明顯差異,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并無不妥之處。”
教育部還表示,根據四川省政府設置申請,按照國家規定的“大學”設置和審批程序,經全國高校設置專家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教育部對瀘州醫學院更名四川醫科大學進行了審批,并在批準設置前向社會進行了為期20天的公示,其間從未收到任何單位和個人反映不同意見,故最終發文批準。
四川大學校長辦公室有關負責人稱,此前學校并未看到20天的公示,也沒接到有關方面的通知,而此次在兩個月的法定期限內對教育部4月28日批準瀘州醫學院更名的決定提起行政復議,則是合法有效的。
對于四川大學的舉動,已經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的瀘州醫學院拒絕了采訪。6月2日,該校公告宣稱正式啟用“四川醫科大學”的新校名、新公章。在此之前,該校發布了《關于規范使用四川醫科大學校名、校徽的通知》,學校官網也已改名。6月11日,該校發布公開招聘公告,招聘教學、教輔人員等共計80人。
據四川農業大學官網消息,12月5日上午,四川農業大學召開教師干部大會,宣布省委關于學校黨委書記的任免決定:劉登才同志任四川農業大學黨委書記;莊天慧同志不再擔任四川農業大學黨委書記職務。劉登才,男,19......
會議議程位置指引......
圖FXR-FGF4-FGFR4-LRH-1信號通路調控膽汁酸合成的機制模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2373934、U22A20385)等資助下,溫州醫科大學黃志鋒研究員、宋林濤副研究員、李......
生態環境部回復關于同意生態環境部水土污染協同控制與聯合修復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的函。函原文如下: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成都理工大學:《關于申請對國家環境保護水土污染協同控制與聯合修復重點實驗室組織驗收的請示......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關于擬新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的公示根據《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川科基〔2020〕9號)等文件的有關要求,現對擬新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進行公示(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24年......
關于發布上海市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35號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上......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關于擬新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的公示根據《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川科基〔2020〕9號)等文件的有關要求,現對擬新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進行公示(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24年......
穿著灰色Polo衫、踩著一雙休閑帆布鞋,不久前,48歲的鄭冶楓首次以大學教授的身份,登上了西湖大學的講臺。此前他的身份是產業界的科學家。2006年至2017年,鄭冶楓在西門子醫療美國研究院工作。201......
8月29日至30日,學校在長興召開2024年暑期務虛會暨干部培訓會。校領導,老領導,中層干部,學術(聘任制)副職,民主黨派、統戰團體負責人,省一流學科負責人,國家一流專業負責人,省部級以上人才代表等參......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發布2024年四川省重大科技專項“揭榜掛帥”項目榜單的通知省級有關部門、市(州)科技局和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關于實施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進裝備、生物制造、清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