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我國華南地區高發的腫瘤類型,但過往對其癌癥發生機制和分子分型的研究較少,因而在鼻咽癌的臨床治療中,尚缺乏有效的精準治療策略。化療和放化療是鼻咽癌治療常用的手段,尤其是對于中晚期或者癌轉移患者。但是,如何為不同類型的鼻咽癌患者提供最佳的個性化藥物治療方案,仍是臨床上亟待解決的難題。
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鄧初夏課題組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發表文章,報道了基于藥物基因組學的鼻咽癌治療新策略。研究團隊應用全外顯子基因測序,對106位鼻咽癌患者的腫瘤進行分子分型研究,研究結果闡明了各個亞型的鼻咽癌是由不同的突變基因和分子通路驅動腫瘤的發生和發展。同時,研究團隊應用腫瘤類器官培養技術對患者腫瘤進行體外微腫瘤培養,并進行藥物篩選實驗,揭示了不同患者來源類器官微腫瘤各自所對應的敏感和耐受藥物。綜合以上研究結果,研究團隊最終提出了一套基于藥物基因組學的鼻咽癌精準治療新策略,為腫瘤精準醫學提供了新方向,該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研究團隊根據組織病理學分型將106例鼻咽癌分為上皮樣亞型(Epithelial carcinoma,EC)、肉瘤樣亞型(Sarcomatoid carcinoma,SC)、肉瘤樣-上皮樣混合亞型(Mixed sarcomatoid-epithelial carcinoma, MSEC)和鱗狀細胞癌亞型(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研究團隊應用全外顯子基因測序發現各個亞型的鼻咽癌是由不同的突變基因和分子通路驅動腫瘤的生長。其中,上皮樣亞型是由微管蛋白聚合通路(microtubule polymerization)啟動、有絲分裂檢查點通路(mitotic spindle checkpoint)失活等分子機制驅動腫瘤生長。肉瘤樣亞型是由上皮-間充質細胞轉化通路(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啟動來驅動腫瘤呈現較強的侵襲特性。該研究成果填補了鼻咽癌缺乏系統性分子分型研究這一領域的空白。
研究團隊更揭示了不同亞型鼻咽癌患者的類器官微腫瘤所對應的敏感和耐受藥物。研究團隊發現多數肉瘤樣亞型微腫瘤對微管抑制劑藥物非常敏感,而上皮樣亞型微腫瘤整體上對微管抑制劑藥物具有耐藥性。該藥物敏感性差異與前述上皮樣和肉瘤樣亞型是由不同機制通路(包括微管蛋白聚合通路和有絲分裂檢查點通路)來驅動腫瘤生長的結論相對應。不同亞型鼻咽癌類器官微腫瘤對放療和放化療組合治療也具有不同敏感性。研究團隊最終提出了一套基于藥物基因組學的鼻咽癌精準治療新策略,以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和患者預后。
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通訊作者為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院長鄧初夏教授,其博士生丁仁博、博士后陳平、Barani Kumar Rajendran和研究助理呂雪瑩為共同第一作者。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徐曉玲和沈仲燮、博士后王海濤和鮑嬌琳,澳門鏡湖醫院醫生劉水明和陳建勇,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生吳敬波和楊玲麟亦對該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新研究,探索了衰老免疫系統是如何促進腫瘤生長的,為癌癥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新見解。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科學》雜志上。黃色和藍色分別表示表達IL......
局部實體腫瘤能夠與機體其他器官“對話”,引發系統性/全身性免疫變化。骨髓造血生態系統在此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腫瘤誘導骨髓髓系偏向造血、導致促瘤性髓系細胞積累就是典型案例。然而,盡管B細胞同樣發育自骨髓......
鐵死亡是一種鐵依賴性的、非凋亡性、程序性細胞死亡,因其獨特的機制在腫瘤治療和神經退行性疾病領域引起廣泛關注。近日,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杭州醫學所)研究員覃江江課題組、程向東教授團隊聯合研......
近日,拜耳與NextRNA已達成合作,將共同開發腫瘤領域針對長鏈非編碼RNA(lncRNA)的小分子療法。NextRNA是一家專注于開發針對lncRNA驅動疾病變革性藥物的生物技術公司。lncRNA代......
免疫檢查點阻斷是腫瘤免疫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臨床數據顯示,僅有部分患者對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產生應答。由于腫瘤免疫抑制微環境在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有效重塑腫瘤免疫微環境并提高免疫檢查......
記者8月21日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醫院骨科、腫瘤模型與個體化診治研究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教授黎志宏團隊在骨腫瘤、骨轉移瘤及納米材料領域獲系列新成果。骨肉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化療藥物耐藥是......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作為一種單獨療法或與其他療法聯合使用,正在廣泛研究用于各種實體瘤、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目前,美國FDA已批準6款CAR-T細胞療法上市,其中4款......
腫瘤免疫微環境在影響癌細胞免疫逃逸和轉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癌細胞的轉移通常要求降解與重構微環境中的胞外基質。過去相關研究主要側重于生物化學層面,微環境中物理因素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尚未探索,特別是細胞外......
在人體復雜的免疫系統中,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平衡:既能有效清除“異己”,又能避免誤傷“友軍”。然而,這種平衡有時會被“狡猾”的腫瘤細胞所利用,逃脫免疫系統的監視。CD47-SIRPα免疫檢查點就是人體內的......
瘤原位疫苗接種是指利用腫瘤部位可用的腫瘤抗原來誘導腫瘤特異性適應性免疫反應的任何方法。這些方法在許多實體瘤的治療方面前景廣闊,眾多候選藥物正在進行臨床前或臨床評估,并有幾種產品已經獲批。然而,開發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