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免變應原
一旦確定了變應原應嚴格避免再進食,這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但“避”應有的放矢,如雞蛋最容易過敏的部分為蛋清,可食蛋黃部分。一般6~12個月后小兒對大部分食物抗原的敏感性消失。此外,烹調或加熱使大多數食物抗原失去變應原性。
2.藥物治療
輕度急性變態反應僅需抗組胺藥來減輕癥狀,較嚴重的過敏癥,伴有呼吸道和心血管癥狀者需加用其他治療。腎上腺素是治療過敏癥的首選藥物,緊急處理包括快速注射腎上腺素和抗組胺藥,根據情況給予皮質激素,吸O2,靜脈輸液,吸入支氣管擴張劑,維持BP穩定和及時轉運患者。對于有胃腸道癥狀者給予對癥治療。
變態反應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其研究領域覆蓋了過敏性疾病遺傳與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發病機制的深入探索以及診療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近年來,該領域的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及轉化醫學研究持續推進,各國學者每年在國......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改變,我國過敏性疾病患病人群逐年增多,希望獲得有效診治的需求逐年增大。而相對于龐大的臨床需求,我國專門從事過敏性疾病診治的專科醫生卻偏少,多數分散在呼吸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等......
相比順產的兒童來說,通過剖腹產手術出生的兒童更容易經常發生機體變態反應。近日,刊登在國際雜志Gut上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和蘇格蘭的研究者通過研究發現,相比順產的兒童來說,通過剖腹產手術出生的兒童更......
現在藥品的上市需要經歷臨床前動物實驗和大規模嚴格的臨床試驗確定藥物的安全性及有效劑量,以及與其他藥物的配伍程度等研究之后才能通過審批。近年來部分中藥注射劑如魚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因嚴重不良反應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