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李志安團隊在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中原位鎘(Cd)固定化策略及其評價研究中取得進展。
原位鈍化修復技術是當前較受推崇的治理方法,通過施加土壤鈍化劑原位穩定重金屬而減少作物吸收重金屬。水稻是極容易吸收鎘的一種農作物,鎘固定化有助于減少鎘在水稻籽粒中的積累,但其對消化過程中鎘在水稻中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影響以及食用水稻的相關健康風險尚不清楚。
該研究將原位土壤鎘固定化和生物可利用性校正健康風險評估(HRA)相結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大米消費引起的鎘暴露風險和評價不確定性。在輕度鎘污染農田上單施或配施硅灰石與四種磷酸鹽,結果表明,硅灰石和四種不同的磷對水稻籽粒中鎘濃度的降低效果相同,但在模擬人體胃腸消化過程中,硅灰石和磷對水稻中鎘生物可利用性的影響不一致(53%—71%)。基于米鎘生物可利用性的HRA表明,硅灰石施用對稻米鎘的暴露風險最低,其次是硅灰石和六偏磷酸鈉共同施用。
該研究突出了生物可利用性校正健康風險評估應用于篩選最佳鎘固定化策略,以實現更安全的大米消費方面的意義和價值。相關成果發表在《有害材料雜志》上。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4389422000516
本標準規定了水和廢水中銀的測定方法。本標準對《水質銀的測定鎘試劑2B分光光度法》(GB11908—89)進行了修訂,原標準起草單位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首次發布于1989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訂。主要修訂內......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關于開展土壤中鎘實驗室能力考核的通知(2024年第二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及各有關實驗室:為掌握國家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
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的決策部署,積極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系統治理,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
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請問貴公司能否進行土壤有毒物質檢測?華測檢測11月13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土壤檢測領域深耕多年,具有完備的土壤污染檢測能力。同時,自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開展以......
保護好耕地,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央財經委員會近日召開第二次會議,研究加強耕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等問題,提出要全力提升耕地質量,真正把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適宜......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近日,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關于推薦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生態環境部有關單位,各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全國性行業組織及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黨的......
朱利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長期從事土壤污染物相關研究,帶領團隊解決了土壤修復的關鍵技術難題,構建了復雜有機污染場地土壤協同修復的技術體系,提升了我國污染土壤修復的技術水平,先后獲得國家科技......
近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通過《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為加強北京市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守住土壤環境安全底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條例》共六章五十七條,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