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東京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威爾康乃爾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小鼠中鑒定出氯胺酮(ketamine)誘導的大腦相關變化有助于維持與抑郁癥有關的行為的緩解,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人們開發出促進人類抑郁癥持續緩解的干預措施。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4月12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ustained rescue of prefrontal circuit dysfunction by antidepressant-induced spine formation”。
圖片來自Science, 2019, doi:10.1126/science.aat8078。
重性抑郁癥(major depression)是美國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2017年約有1730萬成年人經歷了重性抑郁發作。然而,在抑郁癥發作、緩解和復發之間轉變背后發生的許多神經變化仍然是未知的。氯胺酮是一種速效抗抑郁藥,可在數小時而不是數周或更長時間內緩解抑郁癥狀,這就為科學家們研究這些轉變背后的短期和長期生物學變化提供了機會。
論文通訊作者、威爾康乃爾醫學院的Conor Liston博士說,“氯胺酮是一種潛在的治療抑郁癥的革命性藥物,但與這種藥物相關的主要挑戰之一是最初治療后的持續恢復。”
為了理解人體中從抑郁癥發作到緩解轉變背后的機制,這些研究人員在小鼠中研究了與抑郁相關的行為。在小鼠經歷應激源之前和之后,他們獲得了它們的前額葉皮質中的樹突棘(dendritic spine)的高分辨率圖像。樹突棘是神經元中接收來自其他神經元的通信輸入的突起。他們發現相比于沒有暴露于應激源中的小鼠,顯示出與抑郁有關的行為的小鼠在其前額皮質中的樹突棘消除增加了和樹突棘形成減少了。這一發現復制了之前開展的將與小鼠中抑郁相關的行為的出現與樹突棘損失相關聯在一起的研究。
除了對樹突棘的影響外,應激還降低了小鼠前額葉皮質中神經元的功能性連接和同時活動。這種連接性和活動性的降低與應對應激源的抑郁癥相關行為有關。Liston及其團隊隨后發現氯胺酮治療快速恢復了神經元的功能連接和整體活動,并且消除了與抑郁有關的行為。相比于遭受應激但未接受氯胺酮治療的小鼠,在接受單劑量氯胺酮治療24小時后,遭受應激的小鼠表現出與抑郁相關的行為逆轉和樹突棘形成的增加。這些新的樹突棘是功能性的,因而與其他神經元建立了工作上的關聯性。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盡管小鼠的行為改變和神經活動變化發生很快(在接受氯胺酮治療3小時后),但是樹突棘的形成發生得更慢(在氯胺酮治療12~24小時后)。雖然還需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但是他們認為這些發現可能表明樹突棘再生是氯胺酮誘導的前額皮質回路活動恢復的結果。
雖然在小鼠中尚未發現樹突棘導致氯胺酮對抑郁相關行為的快速作用,但是人們已發現它們在維持這些行為的緩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利用東京大學的Haruo Kasai博士和Haruhiko Bito博士及其合作者們開發的一種新技術,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選擇性地移除這些新形成的樹突棘導致了抑郁相關行為的重新出現。
Liston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旨在增強突觸形成和延長其存活率的干預措施可能有助于在治療后數天和數周內維持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
美國家心理衛生研究所(NIMH)社會與情感神經科學項目主任Janine Simmons博士說,“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氯胺酮是第一種新的具有新作用機制的抗抑郁藥物。它快速減少自殺念頭的能力已經是一個根本性的突破。針對氯胺酮對大腦回路的長期影響的其他見解可能指導著未來情緒障礙管理方面的進展。”
記者6月1日獲悉,天津師范大學“認知與情感計算”跨學科融合創新團隊依托天津市學生心理健康與智能評估重點實驗室通過“人工智能+心理”這一方式,定制出個性化、精準化的心理健康評估、診斷、分析、干預解決方案......
由于住宅環境的綠化程度是一個可以改變的因素,接觸綠色環境在減少生理應激和改善心理健康方面發揮的作用受到廣泛關注,但其中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2024年3月24日,華中科技大學田耀華團隊在NatureMe......
KEYMessages:中國有231.6百萬6至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他們成長在一個非常重視學術成就的文化中。與中國的經濟增長相一致,盡管全球出現了新的傳染性疾病威脅,但兒童和青少年的主要疾病負擔已轉......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核醫學科教授賈志云和磁共振研究中心教授龔啟勇團隊在《生物精神病學》上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抑郁癥患者的自殺傾向與腦結構協變網絡異常的表達模式相關。抑郁癥的高致殘致死率與自殺意念和行......
近年來,腦梗死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導致腦梗死偏癱患者越來越多,相當一部分患者在后期康復中因肢體功能受限而繼發抑郁,嚴重影響康復效果。但是,目前關于腦梗死偏癱患者繼發抑郁的機制尚未有明確的一致研究結論。在......
如果說抑郁癥是困擾著全球3億多人的“烏云”,那快速抗抑郁藥物氯胺酮(Ketamine)則是有望驅散烏云的“曙光”。除了快速起效以外,氯胺酮在臨床上的另一個重要特性是,它的藥效時長可達其自身半衰期的近一......
“青少年階段處于抑郁障礙的高發期,當我們無法科學識別的時候,常會將抑郁癥狀誤認為是壓力大、不夠堅強等生活問題來看待,從而延誤了診療,錯過了最佳干預窗口期。”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副主任王鋼強調......
西班牙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指出,無論是酒吧里的花生,還是沙拉里的核桃,堅果可為心理健康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每天只需30克堅果,就足以獲得抗炎功效,將抑郁癥的風險降低17%。相關論文刊登于最新一期《臨......
說起抑郁癥,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在如此“卷”的時代,壓力無處不在,為了生計奔波勞累,為了學業拼命熬夜,瀕臨奔潰的情緒無法及時排解,日積月累,越來越多人患上抑郁癥。當面對抑郁癥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什么呢?......
西班牙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指出,無論是酒吧里的花生,還是沙拉里的核桃,堅果可為心理健康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每天只需30克堅果,就足以獲得抗炎功效,將抑郁癥的風險降低17%。相關論文刊登于最新一期《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