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內腫瘤會導致氣管直徑變窄,引起氣管狹窄,患者多因呼吸困難進行性加重就診,大多數患者有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查體多呈端坐位,三凹征。麻醉醫生應根據氣管內腫瘤的部位(與聲門、隆突的距離;腫瘤位于聲門上、聲門下、氣管中、下段、隆突等)、形狀、大小、氣道阻塞程度以及手術方法,選擇并制定合適的麻醉誘導及維持方案。如果常規麻醉誘導,極有可能導致急性呼吸窘迫、氣道完全梗阻,導致嚴重低氧血癥甚至呼吸心搏驟停等意外發生。
如何做好氣管內腫瘤切除手術的麻醉?首先應加強并重視術前訪視,詳細了解患者病情,制定詳細完善的麻醉方案,并做好各種預案;其次與外科醫生密切溝通和合作,有利于提高麻醉的安全性。總之,氣管腫瘤切除術麻醉的關鍵在于如何確保患者良好的通氣和氧合,在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的前提下保證氣管手術順利進行,這對麻醉醫生提出了挑戰。現分析總結同濟醫院麻醉科接診的4例氣管內腫瘤切除術患者的麻醉處理方案,探討如何優化氣管內腫瘤切除與氣道重建術的麻醉管理。
1.患者資料
病例1:患者,男,52歲,身高172 cm,體質量62kg。患者半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呼吸困難,于當地醫院經抗感染治療無效,呼吸困難進行性加重13d入院。查體:神志清楚,精神好,氣管居中,平靜呼吸時可聞及哮鳴音。喉部CT提示:左側聲帶下區至氣管水平左側緣軟組織腫塊,管腔變窄,考慮腫瘤性病變(圖1)。纖維支氣管鏡:氣管內腫瘤起自聲門下方,下極達胸骨上窩。初步診斷:氣管腫塊。
圖1 氣管頸段(左側聲帶下區至氣管水平)腫瘤
病例2:患者,女,58歲,身高165 cm,體質量53kg。患者3月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呼吸困難,進行性加重伴刺激性咳嗽1月入院。查體:精神差,表情焦慮,呼吸急促,喘鳴,呼吸困難伴三凹征。患者被動體位,呼吸淺快。頭頸部+胸部CT提示:環狀軟骨下方C7-T1水平主支氣管管壁處可見大小約20.0mm×15.0mm的軟組織密度影,部分凸向管腔,致頸部氣管狹窄(圖2)。初步診斷:氣管腫瘤。
圖2 氣管中段(環狀軟骨下方C7-T1椎體水平)腫瘤
病例3:患者,女,47歲,身高158 cm,體質量50kg。患者2年前無明顯誘因干咳,于當地醫院對癥(具體不詳)處理,干咳反復發作,未予重視。2月前患者出現活動后氣喘,呼吸困難。查體:患者精神可,氣管居中,T3椎體對應體表處可聞及支氣管呼吸音。胸部CT提示:T3椎體水平支氣管管腔狹窄伴軟組織密度影(圖3)。初步診斷:氣管下段腫瘤。
圖3 氣管下段(T3椎體水平)腫瘤
病例4:患者,男,49歲,身高170 cm,體質量54kg。患者因間斷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半年入院、自訴活動后憋喘。查體:聽診雙肺呼吸音減弱。胸部CT提示:主支氣管內占位(氣管分叉處),阻塞程度達90%(圖4)。纖維支氣管鏡:氣管下段近隆突新生物,管腔大部分狹窄,大部分阻塞。初步診斷:氣管下段近隆突處腫瘤。
圖4 氣管下段近隆突處(主支氣管近分叉處)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