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尋火星生命跡象,歐洲航天局火星生命探測活動9月14日拉開帷幕。科學家們將一顆可探測生命跡象的芯片裝置發射入近地軌道實施測試,由于探測生命的原理類似人類的懷孕試紙,這一裝置也被稱為火星“懷孕測試”裝置。
科學家希望,這次近地軌道的探測實驗能夠為2013年的火星生命探測計劃鋪路。
此次實驗中,歐洲航天局使用了一個叫做“生命跡象芯片”的尖端技術裝置。這個裝置只有郵票大小,里面卻容納超過2000個生命探測標本。實驗中,芯片的功能是探測地球環境中的生命跡象。這里的生命跡象指的是生命分子形態的特征,它能夠說明是否一個星球目前或曾經存在生命。
如果“生命跡象芯片”探測到與生命有關的物質,如蛋白質或脫氧核糖核酸(DNA),它攜帶的生命探測標本顏色將改變,這一原理類似人類使用的驗孕試紙。歐洲航天局將這次行星的生命探測活動形象地比喻為“懷孕測試”。
歐洲航天局9月14日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成功發射航天器。當航天器到達近地軌道后,太空艙艙門將打開,芯片則暴露在太空的強輻射、低溫和真空環境中進行實驗。
“生命跡象芯片”裝置
據《自然》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關于火星探測相關任務的混亂決策,以及科學家們在是否支持推動火星研究方面意見的不一致,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計劃陷入混亂。上周,特朗普提出了NASA有史以來......
2月12日,2025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北京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北京經開區舉辦。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許心超、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彭偉致辭。科技部七司副司長秦浩源、工信部軍民結合推進司副司......
科學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研究發現位于火星北半球烏托邦平原南部的“祝融號”著陸區,地下10米~35米深處存在多層傾斜沉積結構。這些地質特征與地球海岸沉積物高......
在天空中,火星很容易就被識別出來,因為它有著所有裸眼可見行星中最獨特的顏色——紅色。很久以前,人們就對火星這一抹獨特的紅色著迷不已。為了配合這顆星球猩紅的顏色,羅馬人以嗜血的戰神“瑪爾斯”為它命名。而......
“本次搭載第一階段任務順利完成,成功實現首款國產高壓400伏抗輻射SiC功率器件空間環境適應性驗證及其在電源系統中的在軌應用驗證。”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了解到,2024年11月15日,由該所劉新宇......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高佳維博士后與其合作導師戎昭金研究員、魏勇研究員等首次刻畫了火星電離層中的磁場和電流分布特征。相關研究論文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火星感應磁層電流體系示意圖,其主要由......
近日,科學家首次構建了火星空間完整的太陽高能粒子事件的質子能譜,對火星空間輻射環境的監測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并被該雜志選為當期封面文章。太陽高能粒子事件......
記者12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高佳維博士后與其合作導師戎昭金研究員、魏勇研究員等首次刻畫了火星電離層中的磁場和電流分布特征。相關研究論文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與地球一樣,火星也存......
今天(9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面向社會發布登月服征名活動,并首次公開中國登月服外觀。登月服外觀設計靈感借鑒了諸多中國元素:上身裝飾帶設計融合了飛天飄帶的優雅飄逸和傳統鎧甲的硬朗厚重,體現了......
2003年,科學家在火星軌道飛行器拍攝的圖像中發現了許多形似蜘蛛的結構,遍布火星南半球,令人驚訝不已。至于這些地質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一直難以確定。這些巨型結構形態鮮明且獨特。它們通常以一個中心為起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