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9月14日在布魯塞爾發表的一份公報說,由歐盟委員會資助的歐洲網絡基礎設施項目(EGI)從即日起正式啟用,歐洲的研究人員從此可以利用分布在歐洲30多個國家的20多萬臺計算機的綜合處理能力進行科學研究。
歐洲網絡基礎設施項目是歐洲電子科學領域最大的網絡基礎設施合作項目。在過去的4年多時間里,歐盟委員會為該項目提供了2500萬歐元的資助,以通過高速通信網絡把不同地域時常處于空閑狀態的計算機連接起來,形成強大的綜合處理能力,為分散在不同國家的科研人員進行諸如環境、能源和健康等領域復雜問題的研究提供服務,使他們能像在一個實驗室工作一樣,共同研究和完成一個重大課題。
據統計,通常情況下,一部臺式計算機有60%至85%的時間處于空閑狀態。像EGI項目這樣的網絡可以在數以千計分布于不同地域的計算機之間分配計算和完成大量的數據處理任務,使它們的處理器在空閑周期得以發揮效益。EGI項目共需資金7300萬歐元,除了歐盟委員會提供的2500萬歐元外,其余資金由參與項目國家的相關機構提供。
主管數字戰略事務的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內莉·克羅斯表示:“通過獲得更大的處理能力,歐洲研究人員可以在諸如氣候變化和健康等領域推動科學的發展。歐洲網絡基礎設施項目將鞏固歐洲在科研領域的地位,并向歐洲的科學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支持,同時還可以節約能源,降低成本。”
歐盟委員會在公報中指出,在未來的幾年里,歐洲計劃投資20多億歐元用于新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研究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基礎設施將服務于物理科學和工程、能源、環境科學、生物科學和醫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材料科學和分析儀器等方面的研究。
EGI項目由設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歐洲EGI項目組織管理和協調,該組織成立于2010年2月,旨在管理和經營泛歐網絡基礎設施,與參與國相關機構一道經營和進一步開發這些網絡基礎設施,以確保其長期穩定有效運行。
關于開展2024年新增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非企業科技統計調查單位摸底調查的通知滬科〔2024〕293號各區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各有關單位:為全面掌握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非企業單位年度科技活動規模、結構和......
人工智能時代,提問能力越來越重要,當我們需要和人工智能“共事”時,我們提出的問題“聰明”與否,也許決定了我們的“同事”聰明與否。在科研領域,提出一個好問題更為重要,直接關乎項目的成敗,關乎創新的根本。......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RF)的合作協議,雙方共同資助中韓兩國科研人員在科學研究基礎上開展的合作交流與雙邊研討會項目。一、項目說明(一)項目類型。包括合作交流、在......
10月8日,由科技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審查辦法》)正式公布,意在規范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的倫理審查工作,強化科技倫理風險防控,促......
不久前,一場別開生面的拍賣會在銀川敲響“第一槌”。在寧夏首次科技成果競拍會和科技成果評價沙龍上,來自寧夏農科院的22項優質農業科技成果亮相。經過激烈角逐競拍,18項科技成果與企業成功“牽手”,成交價總......
“我們正著手啟動‘超級蠶’育種計劃,希望以育種上的跨越,助推蠶桑產業實現向仲懷院士提出的‘重回經濟發展主賽道’。”在實驗室內忙碌的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與部分“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南方科技大學青年學者,以“關于研究的三個層次”為題,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心得與經驗。他鼓勵青年科學家要不畏挫折失敗,堅定沖擊......
5月22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第18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在北京順利舉行。這場關于物理、關于科學的大型“狂歡”,吸引了數百萬公眾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共同參與。本次公眾科學日由中科院物理所與bilibili......
11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會議專家(第二批)名單,名單公布如下(按姓氏筆畫排序):丁文華、丁漢、丁榮軍、于廣鎖、王超、王福軍、王璞、鄧建輝、田......
1先說幾句題外話吧。你可能還記得,2019年12月份,中國學術界出過一個大新聞——中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指控學術論文造假。短時間內,他實驗室發表的數十篇論文被人指出,可能存在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