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機械組織
1. 厚角組織
取南瓜(或薄荷、蘋果、椴樹)莖橫切片,先在低倍鏡下觀察,找到棱角處,再換高倍鏡由外而內觀察,最外一層排列整齊的扁平細胞為表皮,其上具多細胞表皮毛,緊靠表皮內方的皮層中,有幾層染成綠色的細胞,其細胞壁在角隅處加厚、是生活細胞,有時還可看到細胞內的葉綠體,為厚角組織。
2. 厚壁組織
(1)纖維
在上方厚角組織內方,有幾層橢圓形的薄壁細胞,屬薄壁細胞,在其內方有幾層染成紅色的細胞,其細胞壁均勻加厚并木質化,細胞腔較小,無原生質體,是死細胞,為厚壁組織中的纖維。
(2)石細胞
取梨靠近中部的一小塊果肉,挑取其中一個沙粒狀的組織置載玻片上,用鑷子柄部將石細胞群壓散,在載玻片上加蒸餾水并蓋上蓋玻片觀察,可見大型薄壁細胞包圍著顏色較暗的石細胞群,其細胞壁異常加厚,細胞腔很小,具有明顯的紋孔。
取下制片,在蓋片一側滴40%鹽酸一小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去蓋片內的水分,材料被鹽酸浸透3~5 min后,再加5%間苯三酚酒精溶液,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石細胞壁中的木質素遇間苯三酚發生櫻紅色或紫紅色反應 (此方法常用于檢驗鑒別細胞壁中木質素的成分)。
觀察后思考:厚角組織與厚壁組織的區別表現在哪些方面?分析其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圖芥酸酰胺通過抑制細菌三型分泌系統組裝而產生廣譜抗菌活性的工作模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193073、92253305)等資助下,北京大學雷曉光團隊聯合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周儉民團隊在植物天......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周國輝教授/楊新副研究員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首次發現植物環狀RNA編碼多肽的功能,并揭示該多肽賦予水稻對多種病原物的廣譜抗性。2月25日,相關成果發表于《新植......
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了作物改良,但以DNA形式遞送基因編輯工具的方式存在外源DNA整合風險和脫靶效應。近年來,無外源DNA殘留的基因組編輯遞送技術備受關注。盡管基于核糖核蛋白的遞送策略在......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二濤團隊在植物區分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建立了植物特異識別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信號框架。1月24日,相關研究發表于《細胞》。植物的根系......
12月24日,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標準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與綠色農業與食物營養專業委員會承辦,旨在研討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方法標準,推動植物奶產業......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侯興亮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繆巖松合作,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下,通過合作研究揭示了相分離在植物開花過程中的具體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歐洲分子生......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恢復生態學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以我國西沙群島的熱帶珊瑚島為對象,研究揭示了植物入侵影響熱帶珊瑚島土壤碳庫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生物多樣性》......
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因其被《科學》雜志列入125個人類未知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中,而備受學界關注并持續開展研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遺傳發育所)青年研究員王冰團隊等通過合作研......
巖石水在地球關鍵帶發揮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不同生境土壤和表層巖溶帶是如何影響植物蒸騰的,目前尚不清楚,沒有研究從植物水分獲取和耗散連續體的角度定量分析植物對不同生境及干旱的響應。基于根系和葉片的生......
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獲悉,該園宏觀進化研究組(下稱“研究組”)研究人員分別在被子植物大科豆科和石松科的系統分類研究中,發表勐臘豬屎豆和厚葉石杉兩個新種。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植物系統分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