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3年多來,國家衛健委始終堅持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較強、致死率較高的病毒株的廣泛流行,有效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我國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

    梁萬年:我國本輪疫情已基本結束,感染零星局部散發

    疫情走出大流行的標志是什么,又該如何理解“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介紹,大流行的概念是反映一個疾病流行強度的指標。從公共衛生的角度看,疫情的流行強度可以分成四個類別:

    一類是散發,也就是說這個疾病、這個疫情在人群當中處于散發的狀態,也就是常態化的狀態;

    第二個是暴發,在局部的地區或者是單位,或者在某些特定的人群,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的病例;

    第三個強度指標是流行,即疫情的播散范圍很廣泛,實現了跨市、跨省的播散;

    最強的強度是大流行,出現了跨國、跨洲的傳播。

    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態勢是大流行。同時,2021年1月底宣布這種疾病的疫情已經構成了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迄今仍然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梁萬年表示,從全球的角度來看,大流行的狀態還存在,疾病的危害也是依然存在著。“但是我國的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的決定性勝利,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成功走出大流行,我們創造了一個典范。”

    關于走出大流行的標志,梁萬年表示,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指標。從疫情防控,特別是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這種疾病的感染率到底處在什么狀態,其中有兩個關鍵的感染率:一個是累計的感染率,也就是在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一定人群當中,在一定的時間內總的感染率;另一個感染率的指標是新發的感染率,比如說每日有多少人新發,在特定的人群中新發了多少人群的感染。

    第二個指標是人群對它的免疫水平或者是免疫率,指標就是判斷其體內抗體的水平,也就是抗免疫屏障、免疫保護率達到什么狀態。

    第三個指標是看病原體,就是新冠病毒有沒有發生質的、有公共衛生意義的變異。

    第四個是從醫療衛生供方的角度看,每日的接診門診量、住院情況、重癥情況、死亡情況,以及整個醫療衛生系統應對的能力。

    最后是看整個防控能力,從機制到控制疾病的手段和能力是否基本具備。

    談到“決定性勝利”,梁萬年說,對我國來說,它意味著我們已經經受住了這一輪疫情的沖擊和考驗,建立了比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從疫情本身的特點來看,可以說本輪疫情已經基本結束,但不能說是完全結束。現在的感染在我國來看,還處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發狀態。

    我國已監測發現7例XBB.1.5輸入病例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介紹,今年1月8日實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以來,我國已監測發現7例XBB.1.5輸入病例。2月3日采樣發現了1例由輸入病例引起的本土關聯XBB.1.5病例,為核心密接人員。經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相關密接人員健康監測及專家研判,沒有再發現續發病例。 根據美國CDC網站數據顯示,2月12日至18日,XBB.1.5在美國流行株中的占比為第1位(約80.2%),同時在歐美的幾個國家流行毒株中占比較高,如加拿大(37.8%)、英國(32.9%)、德國(25.7%)。雖然XBB.1.5傳播力較強,但目前數據顯示,個體感染XBB.1.5后出現的癥狀與其他奧密克戎毒株癥狀相似,沒有發現其致病力增加。

    目前,我國在新冠病毒變異株監測中,如發現首次報告的(包括輸入和本土)、重點關注的國際流行毒株,都會進行感染者個案調查、核心密接調查,并開展風險研判,一旦發現傳播力、致病力或毒力增強的新型變異株,及時按照相關方案采取措施。同時,我國剛剛經歷了疫情大流行,人群體內留存的中和抗體會在短期內提供免疫保護作用,專家研判分析認為,近期引發新一輪規模流行的可能性較小。

    北京日報記者 劉蘇雅 實習記者 柴嶸


    相關文章

    智利暴發呼吸道合胞病毒疫情已致4名嬰兒死亡

    近期,南美洲國家智利暴發數年來最嚴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情。據路透社9日報道,目前已有4名嬰兒因感染這種病毒死亡。由于患兒人數激增,眼下智利的兒科重癥監護病房床位十分緊張。智利衛生部長阿吉萊拉:呼吸道合......

    “二陽”病例是否增多?疫情形勢會發生變化嗎?

    近日,網絡上關于“二陽”的聲音引發關注,有報道稱部分城市三甲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人數上升。“二陽”病例是否增多?再感染風險有多大?新冠疫情會大幅回升嗎?如何做好科學防護?針對這些熱點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

    近期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6日舉行的“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有關情況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指出,監測顯示,近期全國疫情總體繼續保持平穩態勢。“五一”假期臨近,人員流動增多,要按照“乙類乙管”要求落......

    阿根廷因禽流感疫情已撲殺70余萬只禽類

    當地時間3月18日,阿根廷國家農牧食品質量檢驗檢疫局發布消息稱,自上月15日該國發現甲型H5高致病禽流感確診病例以來,當地官方防疫部門已在全國11個省檢測到59例確診病例,300多例疑似感染病例。在確......

    官方:加強疫情監測和常態化預警處置能力建設

    隨著中國平穩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如何鞏固防控成果成為重點。中國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司長劉德春16日在北京表示,官方將加強疫情監測和常態化預警處置能力建設,切實提高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能......

    國家衛健委:全國疫情繼續保持平穩態勢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7日舉行發布會,介紹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關情況。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會上表示,近期,全國疫情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各地疫情均處于局部零星散發狀態,未發現疫情明顯反彈的省份。米鋒......

    中疾控回應近期小學出現新冠陽性:聚集性疫情風險較低

    中新網北京2月23日電(記者李純)針對近期個別地方小學發現學生初次感染,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23日在北京表示,學校是人群集中、密度較大的場所,一旦有傳染源引入后,未感染者存在感染風險,但由于......

    梁萬年:本輪疫情已經基本結束,存在零星局部散發感染

    3年多來,國家衛健委始終堅持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較強、致死率較高的病毒株的廣泛流行,有效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

    北京:新冠疫情局部零星散發,未監測到聚集性新冠疫情

    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2月22日消息,目前北京市呼吸道和腸道傳染病等疫情形勢總體平穩,季節性流感疫情活動強度呈現上升趨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處于局部零星散發狀態,未監測到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聚......

    中疾控:春節期間疫情未明顯反彈本輪疫情已近尾聲

    1月30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辦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在其網站刊登了《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和監測數據概述》。這份《概述》由中國疾控疾控中心1月25日發表,對2022年12月9日至202......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