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兔子的睪丸中發現一種精子/睪丸特異性的蛋白質,它具有自體抗原特性。進一步研究發現,哺乳動物的NASP的序列與非洲爪蟾的一種已知具有特異結合組蛋白H3-H4四聚體(半個核心核小體)并用來儲存組蛋白H3-H4四聚體的N1/N2蛋白質具有相似的蛋白質序列(即蛋白質一級結構)。NASP在體細胞和睪丸特異性細胞中是不同的,屬于不同的蛋白質異構體(isoform),分別用sNASP和tNASP表示,其中,tNASP比sNASP要多出一個很長的序列(該序列根據一級結構預測為一段很長的α螺旋連接著一個附加的小結構域)。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NASP是自然界中的真核生物體中廣泛存在的一種蛋白質,并且它在同一物種體內的具有多種形式的異構體。在哺乳動物中,由同一個NASP基因通過不同方式的外顯子剪切理論上可以最終產生大約20多種NASP的蛋白質異構體,目前發現的只是細胞組分中主要的兩種,即sNASP和tN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