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世界各地的樹木正在經歷著更長的生長季節——有時1年會多出額外3周的生長時間。所有這些時間都會幫助樹木生長得更快。然而,一項對中歐地區的森林進行的研究表明,較高的溫度再加上來自汽車尾氣和農場的污染物正在使樹木變得更加脆弱、更容易折斷,而木材也變得不那么結實耐用。
“我擔心樹木可能沒有以前那么強壯了。”并未參與該項研究的Richard Houghton說,他是美國馬薩諸塞州法爾茅斯市伍茲霍爾研究中心的生態學家。
Houghton說,這些發現意味著森林可能面臨著風暴帶來的更大破壞,而且在吸收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方面可能比科學家之前認為的效率更低。
在過去的100年里,從美國馬里蘭州到芬蘭,再到歐洲中部的溫帶地區,樹木一直經歷著生長速度的“井噴”。例如,自1870年以來,山毛櫸和云杉的生長速度加快了近77%。假設所有木材的密度都和今天的木材密度一樣,那么這些收益將意味著有更多的木材用于建筑、燃燒和儲存從大氣中捕獲的碳。
但是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森林科學家Hans Pretzsch和他的同事想知道木材的質量是否已經發生了變化。為了驗證這一點,研究人員從德國南部的41個試驗園區入手,其中一些園區在1870年以后就一直受到持續的監控。
Pretzch和他的團隊從這些樹木(包括挪威云杉、無梗花櫟、歐洲山毛櫸和蘇格蘭松樹)中采集了核心樣本,并使用高頻探針分析了這些樹木的年輪。
研究人員發現,在所有4個物種中,木材密度已經下降了8%到12%。他們在《森林生態和管理》雜志網絡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我們預計這種木材密度的趨勢應該是這樣的,但沒有想到會有如此強烈和顯著的下降。”Pretzsch說。溫度的升高以及由此導致的更快生長可能會引發木材密度下降。但Pretzsch認為另一個因素是有更多來自農業肥料和汽車尾氣的氮進入到土壤之中。之前的研究表明,肥料使用的增加降低了木材的密度。
隨著樹木樣本密度的下降,它們的碳含量也下降了大約50%。Houghton認為,這意味著樹木每年從大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氣體減少了。
但是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環境科學家Pekka Kauppi說,另一個因素比彌補氣候帶來的影響更加重要,那就是生長更快的森林。他說:“木材密度的負變化遠沒有全球森林從縮小到擴大帶來的積極變化那么重要。”
2月19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蔡樹群團隊與該所研究員王春在團隊合作,突破了觀測數據有限的瓶頸,首次揭示了全球變暖將顯著加速內潮的傳播速度,并發現層結的強化效應與上層環流的加速趨勢起著至關重......
人們早就預言,隨著地球變暖,許多害蟲物種都會大量繁殖。最近,一項對16個主要城市的研究發現,全球變暖正在幫助老鼠在世界各大城市茁壯成長,平均氣溫上升最快的地區,老鼠的數量增長也最快。1月31日,相關研......
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生態環境監測儀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總站質檢中心”),在總站北京昌平興壽檢測基地組織開展了首批“環境空氣溫室氣體(CO2、CH4和N2O)連續自動監測系統”和“光散射法環......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山地冰川加速融化,我國山地冰川也正在經歷強烈消融,冰川徑流總體呈現增加趨勢。冰川加速融化是否會促進底部的溫室氣體釋放至大氣,以及冰川退縮后融水系統是否會釋放或吸收溫室氣體?冰......
一項8月7日發表于《環境快報》的研究表明,在較高高度飛行的飛機產生的航跡云更持久,可能加速全球變暖。由于私人飛機和現代節能噴氣式飛機的飛行高度高于其他客機,它們造成的變暖可能比先前認為的更加嚴重。英國......
一項8月7日發表于《環境快報》的研究表明,在較高高度飛行的飛機產生的航跡云更持久,可能加速全球變暖。由于私人飛機和現代節能噴氣式飛機的飛行高度高于其他客機,它們造成的變暖可能比先前認為的更加嚴重。英國......
二氧化碳和硝基苯作為典型的溫室氣體和水體污染物,亟待處理。當前的處理方法是將二氧化碳還原為低附加值的碳質燃料,將硝基苯還原為毒性較低的苯胺。然而,硝基苯和二氧化碳也是潛在的碳氮資源。因此,一種一箭雙雕......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的杜志恒副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在山地冰川溫室氣體源匯特征的研究上取得了進展。這項研究以我國祁連山最大的大陸性冰川——老虎溝12號冰川......
本周,多國研究人員共同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變暖趨勢引起的兩極冰雪加速消融正減緩地球自轉速度,地球上的一天也因此變長。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15日刊載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由于格陵蘭島和南極等地的冰雪加......
甲烷作為一種具有快速升溫效應的溫室氣體,對其排放進行控制是低成本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控制甲烷排放不僅可以有效控制全球升溫速度,還會帶來減少對流層臭氧濃度、改善空氣質量、預防煤礦事故......